标题: 机器人仆人的崛起:40多年前就已具备感知功能[15P] [打印本页]

作者: wanghui    时间: 2014-11-26 10:25
标题: 机器人仆人的崛起:40多年前就已具备感知功能[15P]

[attach]489754[/attach]
说到机器人,你可能会首先联想到各种科幻电影里的角色:《终结者》中的杀人机器、《星球大战》里的R2D2或者是《I,Robot》中充满人情味的Sonny。

回到现实,其实你完全不用担心机器人会变成人类的敌人。现阶段,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仍属起步阶段,所以大部分机器人主要承担着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如工厂生产、博物馆讲解等等。当然,科技公司们一直在努力让机器人能够走进人类的家庭生活,所以一些低成本、具有一定交互能力的家庭机器人产品也在不断出现。下面,就一起来回顾一下“机器人仆人”的发展历程,看看它们是否会最终入侵我们的生活。
[attach]489755[/attach]
1. 第一代服务型机器人:

196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所的人工智能中心发起了一个项目,旨在构建一台能够自主导航行走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最终,机器人“Shakey”诞生,即便它看上去有些蠢,但内置了当时最先进的传感器,来感知周围事物。到了1972年,新一代Shakey改进了视觉算法并增加语音识别功能,可以处理人类的语音命令。
[attach]489756[/attach]
2. 第一代清洁型机器人:

在Roomba出现之前,清洁型机器人早在1969年其实就已经诞生了。MowBot是一款自动除草机机器人,虽然没有现在的扫地机器人那么聪明,但可自主改变方向,在当时已经是消费级机器人领域的一大突破。
[attach]489757[/attach]
3. Arok:

Arok是发明家Ben Skora在70年代创建的一个机器人管家,身高7英尺,采用金属材质打造。它的主要功能是倒垃圾、遛狗和端送饮料,但需要由人类进行遥控。
[attach]489758[/attach]
4. 派对机器人:

上世纪80年代,Gene Beley of Android公司创建了一种专门端送食物的派对机器人,名为DC-1。之后的改进型号DC-2拥有一个玻璃纤维外壳、内置摄像头,可以更好地辨别方向,甚至获得了一些名人的关注。
[attach]489759[/attach]
5. Omnibot 2000:

模拟技术时代的机器人们更像是一种“人形”的单一程序执行机,比如Omnibot 2000。这款昂贵的机器人由玩具制造商Tomy生产,可远程遥控,也可通过实现录制好的“程序磁带”来执行单一命令,比如倒一杯酒。
[attach]489760[/attach]
6. 现实中的“R2D2”:

SynPet是一款诞生于90年代初的机器人,内置了16位计算机芯片及各种传感器,外型则看上去非常像《星球大战》中的R2D2。它能够自主移动、连接互联网以及执行语音命令,但售价在当时高达8000美元。
[attach]489761[/attach]
7. 友好的机器人朋友:

来到2000年,数字技术的发展对服务机器人显然有着极大的帮助,本田的ASIMO便是一个例子。这款服务型机器人的研发时间超过10年,并取得了极大的突破,比如更稳定、敏捷的行走姿态、与人类更好的互动等等。当然,它最主要的功能仍是接待,可以与人类握手、递送饮料等等。
[attach]489762[/attach]
8. 扫地机器人的普及:

2002年,iRobot公司正式推出了Roomba系列扫地机器人,并在未来十年间逐渐普及,现在你已经可以在市场中看到各种不同品牌的产品。虽然它们不会说话、长得也不像人类,但得益于不断发展的传感器技术,扫地机器人已经可以更好地辨别方向和障碍物,并学习家居布局,实现自主清洁功能。
[attach]489763[/attach]
9. Personal Robot 2:

真正的家庭服务型机器人离我们还有些距离,但人们没有放弃梦想。Personal Robot 2是加州伯克利大学团队的一个研发项目,拥有人形外形,能够实现一些自主服务操作,比如在洗衣房支付账单。
[attach]489764[/attach]
10. 公共服务机器人:

REEM-A是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服务型机器人,在2012年推出,旨在公共场所承担问询、协助等工作,比如帮助旅行者搬运行李。
[attach]489765[/attach]
11. 调酒机器人:

Monsieur其实是一款物联网设备,能够使用手机遥控选择酒单调酒,或是进行一些定时预设的操作。它更像是一款自动调酒机,因为它无法与人类进行自然语言交流。
[attach]489766[/attach]
12. 商店里的服务机器人:

有望在2016年进入家庭市场的Pepper,是一款具有自然语言交流功能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目前已经被应用在日本部分的软银手机店。它的杀手锏是仿生设计及先进的社交功能,或许会成为一部分人的家庭伙伴。
[attach]489767[/attach]
13. 保安机器人:

Knightscope公司的K5机器人或许看上去不那么灵活,但能够非常好地胜任保安工作,自主寻找入侵者并通过蜂窝数据及WIFI网络发送报告,将于今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
[attach]489768[/attach]
14. 买得起的家庭机器人:

Jibo被称为“第一款家庭互动机器人”,诞生于Indiegogo众筹平台。小巧有趣的造型令人喜爱,不过碍于成本的限制,它并不会真正帮助你做什么,而是通过可旋转的头部和语音命令实现一些互动。另外由于支持面部识别功能,所以它可以分辨出家庭成员,至少不会叫错你的名字。






欢迎光临 (http://zas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