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蒙古包文化》作者:巴·布和朝鲁【PDF】 [打印本页]

作者: 二猫    时间: 2015-6-19 02:43
标题: 《蒙古包文化》作者:巴·布和朝鲁【PDF】
内容简介:
在广大的内陆亚细亚腹地,千百年以来,蒙古包是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的象征。我们所说的“蒙古包文化”,就是对以蒙古包为核心的蒙古人传统生活方式及民俗事项的介绍和文化阐释。
说起蒙古包,我隐约记得在童年时候,也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我们家族供奉的叫做“楚鲁图敖包”的脚下,摆放着一个制作讲究。但由于多年风吹日晒而风化殆尽的蒙古包陶纳(天窗)。父亲偶尔不敢声张地去献祭敖包时,总是忘不了向那个旧天窗点洒些食物的德吉。据说,我们家二十多年前已经不用蒙古包了。追溯往昔,清朝统治者对蒙古人实行贵族分封和民族内、外隔离制度以后,经过三百余年时间,在我的家乡巴林草原,蒙古牧民已经用土坯房定居,因为他们没有更大的牧场用于调节不同情况下放牧的需求。这样,蒙古包逐渐被废弃是自然的事情。并不是说所有的蒙古地方都完全和巴林一样,像锡林郭勒、呼伦贝尔、阿拉善、巴彦淖尔等地广人稀的地方情况有所不同,但总的趋势是一致的。
不仅是由于工作需要,也是因为我的前辈们珍惜和尊崇的那个旧天窗的缘故,我一直在学习和研究有关蒙古包及相关民俗。这本小册子的编写,亦出于这个原因。
本书作为《内蒙古旅游文化丛书》之一,编写的目的,无疑是向公众客观地介绍蒙古族聚居区,尤其是那些较好地保持传统生活方式的地方的“民俗旅游资源”。我在编写内容上考虑尽可能地纳入草原蒙古人生活的诸方面,即包括民俗文化学上讲的民众的衣、食、住、行及其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方面,对于民俗旅游业来说,越是民族的、传统的东西越有价值。另一方面,许多民俗事项,不从源头上介绍,不交待其发展变化的脉络,容易让人曲解,从而引起不应有的混乱。这就决定了本书的文字分量偏重于史根源的追溯。这并不是说,我们忽略当前的情况。恰恰相反,对活的民俗的介绍和分析才是终极目标。讲固有传统、道现今表现,既有事实,又有议论,通过描述典型的事项,让读者了解草原蒙古人生活中本质性的东西,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结果。
目录:
游牧民族神奇的摇篮
蒙古包的名称由来及其历史演变
蒙古包的种类
古式蒙古包和近代蒙古包
哈纳的区别
陶纳(天窗)的区别
覆盖物的不同
蒙古包的构造和建筑材料
蒙古包发展的新时代
搭建蒙古包的风俗
蒙古包的内外空间
蒙古包的“太阳计时”
绿色草原炊烟香
蒙古包里的社会
蒙古包的家具和装饰
取暖用具及燃料
炊具和器皿
锅勺类
桶类
碗类
囊袋类
臼杵类
壶类
叫做“白食”的奶食品
最受推崇的食物
艾日克
马奶酒
萨林阿日黑
稀奶油
奶皮子
呼如德
比什拉克
奶酪干——“额吉该”及“阿乳乐”
白奶油
黄油及“浊其该”
顺塔利哈
叫做“红食”的肉食品
肉类食用传统
全羊席
全腰宴
卓玛宴和烤全羊
豪日呼嘎宴
野菜野果的食用
起居、饮食与保健
千古恒韵“四季歌”
穹庐里回荡着古老的史诗
……
后记




欢迎光临 (http://zas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