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魔鬼经济学》:不一样的事有一样的逻辑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48680

灰铜v1_04绿金v1_01蓝铜v1_05蓝铜v2_05红铜v1_01紫铜v1_05绿铜v3_02灰金v1_05蓝银v1_05紫银v1_01绿金v3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0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魔鬼经济学》:不一样的事有一样的逻辑




  《魔鬼经济学》这套书的主题,就是引导你如何用经济学的刺激-反应模式,透过形形色色的怪诞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这种意义上说,它可以引导你的思维,提高你分析各种现象的能力。

  2005年,经济学家史蒂芬·列维特和新闻记者史蒂芬·都伯纳合写了《魔鬼经济学1》。这本书引起广大读者的极大兴趣,当年即在经管类畅销书中排名第一,但也引起了几乎所有主流犯罪学家、道德家和经济学家的反对。面对媒体的抨击、嘲弄,甚至污蔑和谩骂,他们并没有低头,而且觉得许多话还没有说完,于是又写了《魔鬼经济学》系列的后面三部。“魔鬼”之后再“魔鬼”,是对反对者的挑战,表明作者“魔鬼”到底的决心。

  作者在“写在前面”中为我们读这套书提供了启示。他们承认在《魔鬼经济学1》中撒了两次谎。第一次是说这本书没有主题。其实主题是有的,只是为了避免与出版商的争执才这样写。主题就是“刺激之下,人们会做出反应,尽管反应方式并不一定是能预见到的或是一目了然的。正因为如此,非预期后果法则(law of unintended consequences)才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法则之一”。

  第二个“谎言”是说“在书中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世间万物的真相”。其实任何一本书都无法探讨“世间万物”,这仅仅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上一本书探讨了一些事物,后面几本书又继续探讨了另一些事物,但还不是“万物”,仅仅是多了一些而已。这表明后面几本实际上是第一本书的继续或延伸,因此,读其中一本时,找来上一本看看会是很有趣的。不过它们并不像系列小说那样有密不可分的连续性,分开读,或者只读这一本,不读另一本,也会同样有收益。

  书中虽然没有讲述“万物”,但所涉及的人和事的范围也相当广泛,从街头妓女到恐怖分子,从人们对犯罪的冷漠到利他主义的捐赠,从孕妇的安全到汽车安全带,从飓风到全球变暖。作者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用的仍然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过如果以教科书式的方法给你讲这些思维方式,你也许理解不了,或者印象不深,甚至学过就忘,但当作者把思维方式融入这些事件时,你就会有深刻的印象,不仅难以忘记,而且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它们。我想,这就是《魔鬼经济学》成为畅销书,又如此引人入胜的原因。

  经济学讲供求法则,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了,但它又最关键。无怪乎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都说,鹦鹉学会了“供求”这个词,就成经济学家了。但最简单的道理也极容易被遗忘。

  许多人指责房价高往往从道德层面或收入水平出发,却忘了供求关系。作者用妓女这种现象说明了供求关系的作用。在美国,卖淫也是非法的,非法还存在,就在于有需求(“自远古以来,男人总是不满足于免费性爱,他们还要更多”),有人愿意出钱,一些女性当妓女能得到多于正常工资的收入,这就形成供给,于是供求相遇就有了这个市场。而且,大多数妓女并不是被迫的,而是自愿的。在这个市场上,“薪水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供求法则决定的,而这个法则往往比立法机构所出台的法律更有效”。作者还用供求法则解释了“为什么妓女的收入越来越少”并不是需求少了,而是供给有了竞争——由于性解放,“愿意与男人免费发生性行为的女人越来越多”。一星期中哪天挣的最多?周五最忙,但周六的收入比周五高20%左右。这是因为“周六的客户一般会选择价格更高的性服务”——还是在于需求。作者还分析了为什么会有“皮条客”,并将之与房地产经纪人比较,此外还分析了其他问题。这些分析表明供求法则适用于“世间万物”。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323389227 )

GMT+8, 2024-12-2 12:49 , Processed in 1.964417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