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香港黑社会》(全本)作者:平萍【EXE】【小飞】

[复制链接]

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

绿金v1_01紫银v2_02紫铜v1_05紫银v1_01灰铜v1_05灰金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1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香港的社会经济近二十多年来有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例如嫖娼卖淫、非法赌博、贩毒吸毒等。黄、赌、毒大多数都是由黑社会直接或间接操纵、经营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黑社会是罪恶之源。

  1997年香港将结束殖民统治,回归祖国。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是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意愿。了解香港黑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认识它存在的社会基础,对于回收香港后管治好香港是有帮助的,同时国内改革开放后香港黑社会势力有渗入内地、尤其是毗邻港澳的沿海城市的迹象。因此了解、认识香港黑社会对于防止国内黑社会势力滋长,打击海外黑社会势力的渗入也是有意义的。

  香港的传播媒介及警方通常称香港黑社会为“三合会”。“三合会”的英文是TRIAD SOCIETY。为何这样称呼呢?似乎没有人作过深入的考究。一种可能是清朝乾隆年间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带有浓厚民族主义色彩的一个洪门组织曾在“洪门”之后加上“三合会”,名为“洪门三合会”,意指天为父,日为兄弟,月为姐妹,取天时、地利、人和“三合”之意。香港黑社会自称继承国内的洪门传统,但是香港黑社会与国内洪门组织有明显的区别。虽然香港黑社会也袭用国内洪门组织的组织形式和文化礼仪,其宗旨与国内早年的洪门组织却有天壤之别。在历史上,香港黑社会不但没有反殖民主义的业绩,而且在日寇侵华、香港沦陷时趁火打劫,认贼作父,成为侵略者的帮凶。香港黑社会基本没有政治色彩,但是也有例外,十四K长期受台湾特务的操纵、控制,1956年的“双十节事件”就是台湾特务在幕后策划,十四K匪徒在台前大打出手的。

  既然香港黑社会组织与国内早期的“洪门三合会”的性质不同,称他们为“三合会”从历史的角度看似乎是不适当的,那么称他们为黑社会是否就合适呢?这似乎也有问题。一般人心目中,黑与罪恶是相联系的,黑社会必定恃强凌弱、为非作歹。事实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香港出现的一些帮会组织最初的宗旨在于将同行业者组织起来,避免在政府管治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同行业之间因争地盘、抢主顾、霸档口而发生冲突甚至厮杀,抵御外来势力对他们既得利益的侵犯。帮会成员许多都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加入帮会只是为了获得保护,平安过日子,并没有作奸犯科之念。当然后来许多帮会自恃有组织起来的力量、经营起违法乱纪、危害社会的勾当,成了名符其实的黑社会。称这类组织目标已发生移位,与违法犯罪挂钩的帮会或秘密组织为黑社会是合适的,但是黑社会不应是一个跨历史的普遍性的概念。笔者在访问曾在香港警署反黑组织工作过的警察时获悉,近年来香港黑社会有两个似乎相反的走向。一是传播媒介已有报道的一些黑社会组织将非法经营所得的资金转移投资合法行业。二是一些大商人或商业集团将合法经营所得的资金投资于黑社会的非法经营,例如贩毒、色情场所,经营者是黑社会的“行家”。原因可能是现代经济竞争剧烈、合法经营获利不易,而非法经营可牟暴利,有些大商人或商业集团为了尽快使资金增殖,在竞争中击败对手,不借将部分资余转向非法行业,更有一些落败者在债台高筑的困境下铤而走险。另一方面,现代的一些非法经营所须资金甚巨,风险也越来越大,黑社会自身的资金不足,客观上需要“外资”。黑社会则利用专业的犯罪知识作为经营者或“打工仔”,从中分一杯羹。由于这类投资经过严密策划,有多重中间人,即使事发,也可收买命贱者作替罪羊,因此警方很少有机会检控幕后的投资者。这种走向逐步改变了黑社会自身投资、自身经营的传统模式,有点类似现代企业资本持有者与经营者分开的趋势,在某种意义上,黑社会活动也走向社会化、专业化了。这的确是值得注意的动向。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这个将要来临的重要历史转折对香港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影响。黑社会分子都很清楚,1997年后他们的日子绝没有现在那样好过。许多人都打算趁1997过渡期社会处于急剧的变迁的时机捞一把然后移师海外另立门户或金盆洗手,在异国他乡隐居,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短期行为”。以往黑社会为了能长期经营,一般都讲讲“信用”,例如保护费收过后一般都不会再来打扰。各方面的势力各据其“陀地”(地盘),不会轻易“捞过界”。现在则狗急跳墙。收保护费的这帮前脚刚走,另一帮后腿跟着迈进来,不但在自己的“陀地”“揾食”,而且到处光顾,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黑社会分子,更没有帮规“道义”之念,手段凶狠,谋了财还要劫色害命,难怪人们叹道当今“黑没黑道”了。

  本书资料的主要来源是文献。章盛先生的《香港黑社会活动真相》一书(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对于80年代以前的香港黑社会的情况作了甚为详细的描述。本书80年代以前的资料主要参考、采用或引述他的著作。80年代以后,尤其是90年代的资料,则主要来源于香港中文大学亚大研究中心收藏的有关香港黑社会问题的剪报及政府、社团刊物。除了收集文献资料外,笔者利用在香港做研究的机会,访问了一些曾在警队工作过的朋友及曾做过黑社会研究的学者。

  笔者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学习3年、回国后参与了国家“七五”重点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香港社会问题”的研究,是该项目成果《香港社会问题研究》一书(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主编之一,对香港社会有一定的了解。本书的另一作者平萍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有良好的社会学训练基础,参与了社会科学国家重点项目——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以及做过农村社会分化、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有相当的研究经验。并到香港考察过一段时期对香港情况有一定的认识。

  丘海雄1992年9月15日于中山大学第一章香港黑社会的起源与发展香港黑社会组织多数自称是“洪门”,但从其起源、宗旨、组织结构和文化以及历史发展来看,二者都不能混为一谈。要认识香港的黑社会,还要先从中国洪门组织的起源讲起。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3 02:09 , Processed in 1.979676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