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探索频道] 孟良崮战役中鲜为人知的细节战俘哗变,导致张灵甫退路被堵死

[复制链接]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142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铜v3_04紫铜v2_03灰铜v3_01紫金v1_04紫银v1_02绿金v3_05紫铜v1_05灰金v1_05蓝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灰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8-11 0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细节决定成败,在惨烈的战争中更是如此。

孟良崮战役,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那是1947年5月,国共双方在山东蒙阴县孟良崮进行的一场血战,结果解放军全胜,而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则全军覆没,师长张灵甫被击毙(一说自杀)。

关于孟良崮战役的是是非非,今天洛浦就不多说了,而着重说一个长期为大众所忽视的细节,而这个细节对整个孟良崮战役则至关重要。




1946年12月,经过血战,已经是第二次进攻涟水(今江苏涟水县)的张灵甫,终于攻占涟水城。在这场战役中,有约300名解放军,被张灵甫俘虏。

这些俘虏,全部都是解放军6纵王必成的部下,人数不多,但如何处理呢?

张灵甫做出了一个日后改变他命运的决定:让这些俘虏负责运输辎重,为74师拉大炮、运粮食。




蒋介石得知此事后,曾慎重的警告张灵甫,共产党十分善于做思想工作,这些俘虏绝不可信,他们不可能真心为国民党出力流汗,更不能让他们和74师一起行军。

张灵甫却毫不在意,又不是让他们去作战部队,不就是运输辎重嘛,说白了就是当苦力,能出什么乱子?




常言道:一步之差,满盘皆输。张灵甫就此下了一步看起来无关紧要的棋,却不知这步棋,日后足以要了他的命。

1947年5月11日,国民党军开始发动猛烈进攻,目标是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坦埠镇。因为国民党已经得知,华东解放军的指挥部就在这里,而发起进攻的正是张灵甫的74师。

粟裕迅速调集解放军9个纵队15万人,决心包围、并一口吃掉3万人的74师。为了防止张灵甫逃走,粟裕派曾丢掉涟水城的解放军6纵,和1纵携手,抢先攻占垛庄,切断张灵甫的后路。

但张灵甫也是一员骁将,早就为自己留了后路,这个后路正是垛庄。

张灵甫也十分清楚垛庄的重要性,派炮兵部队留守垛庄,只要控制垛庄,一旦战局不利,张灵甫可以由垛庄从容撤退,但问题恰恰处在垛庄。

1947年5月14日早晨,解放军对74师,已经基本形成包围,但垛庄仍然在张灵甫手里,换句话说,张灵甫想撤退,依然可以走得了。

等到1947年5月14日上午,张灵甫发觉情形不对,自己有被包围的危险,于是开始集结部队,迅速向垛庄撤退。

粟裕自然更明白垛庄的重要性。1947年5月14日,王必成的6纵抵达垛庄,开始进攻垛庄。

留守垛庄的是张灵甫的炮兵部队,其中就有300名解放军俘虏。




这些俘虏,一看进攻的是6纵,那是自己的老部队啊,于是瞬间,这些俘虏就哗变,又回到了解放军这边。

这一下,坚守垛庄的张灵甫炮兵部队阵地,一下子就乱了套,6纵很快占领了垛庄,不仅封死了张灵甫的退路,更重要的是,缴获了很多大炮。

剩下来的事,就无需多言了,张灵甫无奈,只好被逼上孟良崮,企图凭险固守。

如果垛庄不被解放军占领,张灵甫可以撤退,毕竟3万打15万不是好玩的,况且又是面对粟裕这样的名将。但后路已被封死,张灵甫只好上抢占高地固守。

如果大炮不被解放军缴获,凭74师强悍的战斗力。缺乏重武器的解放军,要想在1天时间内,攻占孟良崮,是难以想象的。

但历史没有假设。

300俘虏兵的临阵哗变,谁事先能想到?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8 07:17 , Processed in 0.800608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