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91年的春天,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受元世祖忽必烈所托,护送阔阔真公主远嫁波斯,从刺桐港起航,经苏门答腊、印度等地到达波斯。 当马可波罗到达刺桐城时,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写: 到第五日晚上,便到达宏伟美丽的刺桐城。刺桐城的沿海有一个港口,船舶往来如织,装载着各种商品,驶往行省的各地出售。这里的胡椒出口量非常大。刺桐港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像。 《马可波罗游记》中描写的刺桐城便是今天的泉州。泉州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离厦门不过半小时的动车车程。五代时,节度使留从效为了扩建泉州城廓,曾环城遍植刺桐,因此,泉州被称为刺桐城。 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海丝遗迹使泉州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同时也是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
“北门街” 红色是泉州的主色调。 闽南盛产红土,高温烧制而成的红砖, 搭配燕尾脊,错落有致, 组成一道别致的天际线。 关于燕尾脊,有个说法, 闽南多华侨,比喻家人无论走多远 都会像燕子一样归巢,落叶归根。
“泉山门” 古代刺桐城有七个城门, 泉山门据考为唐天佑三年(906)所建, 2002年底动工重建, 是继朝天门、临漳门之后, 泉州的第三座复古城门。
“中山路” 泉州中山路骑楼建筑建于民国初年, 是传统商业街。时光悠悠,很多年过去了, 除了有年轻人爱逛的时尚店铺, 还存有几家老店和不少民国时的招牌呢。
“钟楼” 1935年,时任晋江县长的张斯麟 为了倡导民众守时, 主张在西街中山路十字路口建造钟楼。 80多年过去了,欧式风格的白色钟楼 在车水马龙的街头依然醒目, 如今已成为泉州的地标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