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复旦教授:提防禽流感发病地区随气候转暖北移

[复制链接]

 成长值: 33960

灰铜v1_02灰金v1_03紫铜v1_02绿铜v3_01绿银v3_02绿金v3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月5日至7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与复旦大学联合举办中国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论坛。谈及H7N9禽流感问题,专家表示,管住禽类等动物是关键。鉴于近些年禽流感反复发生的状况,建议政府对家禽养殖、销售、宰杀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更多关注。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Michael Klag教授认为,虽然H7N9禽流感只是在中国局部地区出现的现象,却也受到世界的高度关注。该病已被证明不易在人际传播,因而早期防控、尤其是控制人与动物的接触非常重要。上海等地扑杀一些市场内禽鸟、全市暂停活禽交易的做法十分明智。H7N9病毒潜在期为7天左右,持续阻断人禽之间接触,就可以有效控制病毒传播,尤其是减少病毒快速复制过程中随机化形成的突变可能。虽然这会引起经济损失,但和疾病流行的代价相比,却是非常值得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姜庆五教授提醒,随着气候从南向北的逐渐转暖,需要提防禽流感发病地区随之北移。H7N9禽流感并非高致病型传染病,今年春天的流感发病率甚至比去年稍低。按照目前状况,只要加强专业队伍防控即可,公众不必过度紧张。但他又说,家禽问题应该引起长期的关注和重视。
       “中国城市人口密集,但即使是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许多菜市场内活禽销售、宰杀点依然比较简陋,还有不少贩卖活禽、边杀边卖的街边摊存在。近几年,禽流感问题反复出现,这种人口密集区域的人禽接触应引起重视。”姜庆五说。他认为,政府应大幅度提升家禽运输、销售和宰杀的环境要求,严格落实规范,加强人员防护。而在农业养殖环节,也应降低圈养密度,同时尽量将猪、鸡养殖地分开,减少禽流感病毒向家畜传播、合成新病毒的机会。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2 01:15 , Processed in 1.753450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