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要被90后淘汰的70后、80后,你值多少钱?

[复制链接] [已阅至2楼]

 成长值: 30830

灰铜v1_05绿铜v3_05绿金v1_01绿银v3_05紫铜v1_05绿金v3_04紫银v2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0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一篇《下不了手开除70、80后,公司死了谁负责?》引发热议,也惊出冷汗。这篇文章作者,是年仅26岁摩拜单车移动端负责人周喆吾,正宗90后。
周喆吾讲得虽是人事manager的管理论,但何尝不是反映了许多70、80后越来越尴尬的职场地位。比上,他们没有大佬、高层、精英的人脉、资源、眼界;比下,他们没有年轻人的快速学习力、旺盛精力和适应能力;
这种尴尬的位置上,或许做着一份重复性的工作,甚而这些工作根本没有技术难度值说,大学生培训一两个月就能完成,但凡有一点追求的人,都会生发很多怨念和疑问
——我接下来该何去何从?这个工作到底有何意义?我一旦被辞退怎么办?从这里离职我还有什么能力生存下去?我到底值多少钱……
30多岁,很多人承受成家生子的压力,还要在职场夹层(甚至是底层)中挣扎突破,一不小心就会崩溃。
难怪,70、80的年轻人,会比父辈更容易进入中年危机。当然90后,也不要放松警惕,毕竟就在今年夏天,第一批00后将大规模参加高考,进入大学。
-1-
你知道自己挣的是哪份钱吗?
很多人对自己的工作不满,都会说一句"不为五斗米折腰"。说来也有趣,陶渊明在讲这话的时候,其实恰恰触及了一个关于挣钱的真理,那就是有些钱真的是靠"折腰"挣来的。
这句话出自《晋书·陶潜传》。事情很简单,上级派了一个督邮来视察工作,按理说应该正装晋见以示尊重,可是像这种位轻权重的小官,陶渊明觉得只是个"乡里小人",不值得自己隆重接待,但又没有像张飞那样暴揍督邮的勇气,于是就辞官归去来兮了,这个县令前后只做了八十多天。
陶渊明高洁吗?当然。但是以现代眼光来看,他的问题是死脑筋,没弄清自己到底挣的是哪份钱。在陶渊明看来,当官就是"劳心者治人",靠脑力劳动挣俸禄,除此之外都是溜须拍马的小人行径。其实这话说对了一半。脑力劳动重不重要?重要。溜须拍马好不好?不好。但是在"纯粹的脑力劳动"和"纯粹的溜须拍马"之间,还存在一个具有合理性的地带,那就是"维护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必要付出",我们可以把这部分劳动称为"情绪劳动"。
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难道忍气吞声伺候人、参加自己不情愿的应酬,也有资格叫"劳动"?那我问你:平时我们在职场上经常说的"心累",到底是累在什么地方?显然不只是工作本身,而是围绕工作的一系列难以摆平的人际关系。毕竟,同事不都是意气相投的知心朋友,领导也不都是关怀备至的带头大哥。
但是为了工作,你不但要忍,还要赔着笑脸积极主动地陪聊陪玩,人情热络了,工作才好开展。这部分的劳动虽然不能直接转化成KPI,但是你的业绩好不好,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这个因素决定的。只要你处在具有层级关系的组织体制之内,就必然要面对这个问题。
所以,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大可以问陶渊明,如果当官就只是脑力劳动,一点儿委屈都不能受,那你手下的幕僚凭什么没你地位高呢?他们不也一样是在进行脑力劳动吗?甚至还可以对他提出反问,如果你手下的幕僚也和你一样纯粹只提供脑力劳动,见到你大模大样、不服不忿,连个正装都不肯穿,那你又作何感想呢?
不只是对上级和同事如此,对待客户,也存在着大量的情绪劳动,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客服。他们每天接听电话,主要工作就是接受各种抱怨,甚至忍辱受气。这个过程,脑力劳动的比例并不高,因为他们接听每一通电话基本都是照本宣科,按公司规定好的标准程序走,而且真有什么问题,也是转给相关部门处理。
但是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天天收到这么多负面信息,是不是早就情绪崩溃,跟客户吵起来了?所以说,这份工作真正不容易的地方,是始终保持微笑,时刻以阳光开朗的形象示人,用最大的耐性接纳别人吐出来的苦水。也就是说,他们挣的主要是"情绪劳动"的钱。
在这方面,计划经济时代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误解,就是以为服务业者都是"伺候人的",天然低人一等。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脑子转不过弯来,只知道第一、第二产业是实打实的劳动光荣,对第三产业的劳动价值估计不够。很多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也不理解自己的工作中包括"情绪劳动",在他们看来,事情是要做的,但是对客户的好脸色是没有的,因为这不是分内工作。
所以经常有人调侃,说在那个时代,服务人员才是大爷,去趟商场、饭馆,倒像是去求人。随着市场经济迅猛发展,这个观念逐渐被扭转过来,今天我们看到的现实是,服务业在中国GDP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一半。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可以从一个更全面的角度来认清自己现在的工作,知道它主要创造的价值在什么地方。举个例子,曾有一位在出国留学中介机构工作的朋友跟我们抱怨,很多来帮孩子报名的家长很难应付,有各种意想不到的要求甚至刁难,一点点不如意,就会把他们骂得狗血淋头。有时候他实在受不了,就会萌生退意,觉得这份工作太没有价值,凭什么受这个窝囊气?
我们的开导方式也很奇特,不是给这位朋友灌鸡汤,拿些诸如"世上还是好人多""看开点儿总能熬过去的"之类的套话来安慰他,而是直接问了他一个问题:"那你觉得你这份工作的本质是什么?你真正产出的东西是什么?换句话说,你挣的到底是哪份钱呢?"他回答说:"不就是帮人家申请外国的学校吗?我在这方面更专业,挣的当然是专业的钱啊!"
这么想不错,但只说对了一半。因为申请海外学校这件事其实并不一定要找中介,人家只要不怕麻烦,也可以自己去领证填表自己办,充其量是因为你的知识和经验比较丰富,所以额外付你一个咨询服务费。但是中介费敢收这么高,客户也愿意花大价钱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少操心"。像申请留学这么重要、麻烦,同时又充满不确定性的事,交给别人来办自己才不会那么紧张。由此而论,"缓解对方的情绪"不是额外付出,恰是你的本职工作。有意识地做好自己分内的情绪劳动,是在这一类行业里成功的关键。
以上这些分析,并非叫你忍气吞声,而是让你想清楚自己的职责。很多烦恼都是这样,一旦认清它其实是你必须付出的成本,也就没什么好烦恼的了。想想看,同样是情绪劳动,如果别人以一种积极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分内事,而你总是牢骚满腹、不情不愿,觉得这是额外付出,那看起来是做一样的事,别人进步比你快,挣的比你多,有什么奇怪?
既然除了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还存在着"情绪劳动"和前面提到的"风险劳动",那么相应的,所谓"工作能力",也应该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来进行评估。
在这方面,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就是把工作能力当成一项静态的和绝对的指标,以此认定别人跟自己能力相同,所以就不应该挣的比自己多。但是这样比较起来,你难免要失望,因为有大把跟你学历差不多、资历差不多,甚至连毕业学校都一样的人,在面对工作的时候,比你更加游刃有余,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当你遇到这种看似不公平的现象时,要知道,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对方比你更善于自我定位,使自己的能力发挥了最大效用。而这就需要围绕具体工作的性质,用综合性的思路来进行自我评价。
首先要指出,工作能力不是孤立的,不是像考试时那样,每门各有一个单项指标,而是一个综合考量,有所侧重的体系性认知。换句话说,工作能力不是为了让你在某个项目上把人比下去,它唯一的目标就是把事情做好。所以,任何一项能力单独拿出来都是没有意义的。一般来说,由于每项具体工作都是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风险劳动、情绪劳动的综合体,所以对于所谓的"工作能力",也要综合考虑你的工作要求才能做出判断。
所以你看,每个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估,都是依照工作要求来进行的,而且都是综合性的,不至于人人争当CEO,个个想当董事长。有这样的思路,才能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天生你材必有用,看你会用不会用。很多乍看起来根本不重要的能力,真做起事来反而会变成重点;很多你觉得好到爆炸的能力,也不一定就能让你适合一个岗位。那些天天念叨怀才不遇却始终一事无成的人,如果不是自大,那就一定是因为点错了技能树,没有在正确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天赋。
进一步来说,理解自己的工作性质,也能帮助职场新人尽快度过迷茫期。举个例子,有人来信问我们:"我的领导有强迫症,老是在我对新事物进行了解之前就告诉我方法,顺带数落我一下,我表示压力好大,觉得自己智商是负数,越来越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这个岗位,我该怎么办呢?"发现没?这位同学的困惑就是因为误解了劳动的性质,从而也误解了自己的能力。
一个新人有不懂的事很正常,可是你在职场上求指导,跟在学校里不同。时间有限,任务优先,你的领导不可能等你自己想明白了然后再教你,而且也不可能永远和风细雨完全不数落你。所以这位同学真正的问题不是"智商是负数",而是情绪管理能力不足,说白了就是太玻璃心。而真正应该努力的方向,是加强情绪劳动能力。特别是如果你的本职工作就是秘书之类的助理性职位,那你更要注意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才有前进的方向。
再进一步说,能够把脑力劳动、体力劳动、情绪劳动和风险劳动以特别的方式组合起来,也可以成为你在职场上出奇制胜的法宝。比如说,作为脑力劳动者,想要成为最顶尖的专业人士,难度很大。但是,如果你在脑力劳动的基础上,还能再加上情绪劳动方面的优势,那么同样是技术人员,你就会是唯一一个比较能耐得住性子,能跟什么都不懂的甲方仔细沟通,讲到他们懂的人。而这种既懂技术又能顺畅跟客户交流的技术人员,就会比普通工程师值钱得多。
再比如说,很多羡煞旁人的金融和咨询行业的金领经常会抱怨,说自己从事的其实是"体力劳动",这还真不只是开玩笑。因为他们的工作看似光鲜亮丽,学历门槛高、专业性强,可是入行之后,真正比的不是脑力,反而是谁更能持续高强度地工作,谁更能加班、更能出差、更舍得玩命,这就变成了拼体力的游戏。可怕的既不是脑力也不是体力,而是别人拿出体力劳动的架势,来跟你拼脑力劳动。
总之,评估自身能力时一定要注意,你越是能组合各项能力,就越是能找到自己的独特优势。而要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就必须摆脱学生时代那种按单项分数排名的思维,以一种综合性的、有针对性的思路,围绕具体的工作要求进行自我评价。这样你才能知道自己强在哪儿,弱在哪儿,有什么地方是自己的独特优势。
现在,你清楚自己要挣哪份钱了吧?
TIPS:
小学问:除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外,还存在风险劳动和情绪劳动。相应的,评估你的工作能力,也要考虑这四种劳动的组合方式。想清楚你挣的是哪份钱,才能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
-2-
你的待遇是高还是低?
谁都想加薪,可是,如果老板哪天突然问你:"你觉得自己值多少钱?说得出来,我就加给你!"你是不是会突然愣一下?
这就很有趣了,很多人都对现在的待遇不满,可是又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是否有依据。所以,你急需做两件事:第一,通过对市场以及特定公司的调查,了解你所从事岗位的平均薪水,从而评估当下自己的薪酬水平。第二,结合个人情况以及市场发展,预估自己未来薪资的上升空间。
第一点:如何评估当下的薪酬水平?
现在的很多公司,同事之间都不能打听对方的薪水,这导致很多人以为获得有关自己薪酬的确切定位很难,其实并不是。除了"托人打听"这样的老办法之外,只要掌握人力资源部门常用的三样工具:薪酬报告、招聘网站、面试了解,你也可以很轻松地定位自己的薪酬水平。
薪酬报告包括对标报告和行业报告。前者是指"同档次的其他公司薪水状况如何",后者是指"这个行业的普遍薪水状况如何"。人力资源总监往往会从薪酬调研公司购买这类数据,通过和目标公司的薪酬对比,了解本公司在市场上处于什么位置。这种对目标群体公司做的分析报告,叫作薪酬对标报告,针对性较强,售价不菲,往往也是保密的资料。但是这里有个捷径-如果你们的薪酬曲线处于市场的50分位以上,也就是比调查到的50%的公司的薪酬都要高,那你的领导或者人事经理,应该会忍不住拿这个说事:"我们的工资是高于平均值的!你们还有什么不满意?"可是,如果他们从来不提这件事,那你基本上就可以判断这家公司的薪酬并不怎么样。另外,你还能搜到很多不保密的垂直行业内的薪酬调查报告,比如汽车行业、地产行业、金融行业等。但是因为这个数据缺乏目标公司的针对性,所以仅供参考。
上招聘网站进行职位搜索。比如搜下"市场经理",看看本地三五家和本公司处于同一水平的职位,差不多就知道自己的薪酬处于什么水平了。当然,这样的方法并不能给你一个特别精确的结果,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击败了全国百分之多少的用户,但这并不重要,也没必要纠结。因为每个公司的付薪哲学是有差异的,有的主张重视服务年资,有的重视绩效,有的重视能力,所以你很难做到对某个公司薪酬体系完全了解,但是我们基本上可以以年为单位,了解一下工资的数值加上年终奖和福利的数字,就得到了全年的大概水平。
"面试",这一点往往会被人忽视。其实,很多时候薪资待遇都是可以商量的,而面试就是这样一个当面商议的场合。从人力资源部门的角度说,他们接触的人多了,自然会对求职者的预期有一个普遍性的了解,用人单位也就能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薪酬水平。反过来说,求职者在参加面试的时候,多跟HR聊聊他们对你的预期,他们能接受的最高薪资水平,对你个人的身价定位也是非常宝贵的信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来说,跳槽时,在你当下薪酬的基础上提升30%是比较合理的,你也可以以这个比例去推算自己的实际身价。
第二点:如何预估自己未来薪资的上升空间以及发展节奏?
这跟职位的薪酬组成有关系,主要有个人因素、外部因素、职位因素。个人因素好理解,无非是学历、能力、资历,智商、情商、财商什么的。外部因素,是指所处行业和市场地位。简单来说,资本密集型企业﹥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所以领先的是地产、金融等资本密集型行业,其次是互联网行业。如果你的公司行业没在这几种里面,而是传统的服装制造,甚至媒体广告等行业,那你的职位薪酬水平在整个人力资源市场上应该不会太高。如果不想换个行当,那就只能接受了。
而市场地位指的就是企业的行业排名,一般来说,行业排名靠前的,往往拥有更高的薪酬支付能力,所以如果你的公司不是行业内部的前几名,那你的薪酬水平可能也不会太高。至于职位因素,主要是指对教育水平的要求和相关岗位的管理职责。如果某个职位要求较高的学历水平或者资格认证,那薪酬应该会略高于其他职位,一是考虑到教育补偿的原则,二是高级人才的总量不足。而如果管理职责的要求比较严苛,相应的薪酬也会比较高。
不过,在评估薪酬时,还有一个常见误区,那就是忽视"隐性薪水"。实际上,除了看得见的薪酬和福利之外,还有一些隐性的损益也需要算一算。把这笔账算清楚了,才算是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有足够的了解。总的来说,"隐性薪水"分为两部分:品牌附加值和业余时间。
先说"品牌附加值"。你的个人是一个品牌,你的公司也是一个品牌,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公司为你这个品牌增加附加值,这个价值,就是你的隐性薪水之一。我们上学时常说一句话: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前一种情况是指你在当学生时,名校的品牌价值提升了你的个人价值;后一种情况是指当你已经功成名就时,你个人的名气倒是可以为学校加分。
一般人以能上耶鲁为荣,而耶鲁是以自己出了很多总统为荣,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我们大多数人还不至于达到后一种成就,所以更多考虑的,应该是雇主能为我们的个人品牌增加多少优势。大家都愿意去知名企业、政府机关,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中了这个附加价值。就算当时待遇不怎么样,以后在跳槽或者创业时,都会有加成效应。更具体地说,在贷款买房、申请签证等一些涉及信用体系时,这些知名企业的工作履历会给你加分不少,降低不必要的其他证明和手续。
一些知名企业有时还会和某些学校存在共建合作关系,将来自己的孩子入学也会有一些政策上的照顾,更不用说很多大学里的教授子女都在该校的附中或者附小上学,这应该是为人父母的职场人最关注的一点,折算成现金的话,相当于一笔不小的加薪。同时,在知名企业也更容易获得一些结识某些行业知名人士的机会,如果你有自己的未来规划,说不定这些人际关系将来就能帮得上你。
有人可能会问,那这种品牌增值效应所带来的隐性薪水该怎么算,或者说如何量化?其实经济学家也是有办法的,他们会把相同工作时间和资历要求,放在不一样的平台工作所需的薪水进行比较,大致就是公司为个人带来的品牌溢价了。
比如说,想招到同一个级别的人才,三流大学开出的待遇往往比名牌大学要高,这就是因为名牌大学本身能为它的老师增值。这些隐性福利会在日后逐渐显现,而你把这个差价算出来,就是市场约定俗成的隐性薪水。反过来说,把市场普遍接受的隐性薪水加上你现在实际拿到手上的钱,就可以算出你现在真实的所得到底是多少。
这里有两个观念值得注意。第一,薪水的计算是动态的,你要看未来的增长预期以及其他的变现渠道,而这必须要找到业内人士咨询才可以,只看工资条是不行的。最好是找个愿意倾囊相授的前辈详细咨询,了解这个行业所有可能的收入来源,以及未来的增长空间。第二,经济学家经常会说:"别在意人们说什么,要看他们在做什么。"几乎所有人都会抱怨待遇低、工资少,但是你要看的不是这个,而是实际上的跳槽比率。如果一个行业或一个公司明显挣钱少,可是员工待遇却比较稳定,也没什么人跳槽,那你就要注意了,这里面一定有某种"隐性薪水"存在。
当然,这里还存在一个个人选择的问题,比如有些人就是喜欢名企的氛围,沉醉于出差必住五星级酒店的排场;有些人则是更喜欢现金激励,就算生活不光鲜也要落袋为安。又比如,有些人更注意当下的收入,有些人更在意日后的变现,还有人更注重子女教育,这些都因人而异。但是首先你得明白隐性薪水的存在,以及它变现的可能性,才能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
除了刚才说的品牌价值,隐性薪水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业余时间。总的来说,能为你提供更多业余时间的公司肯定是值得去的。特别是对于有创意、有想法,能在业余时间给自己增值的人来说尤其如此。刚上班的小年轻因为没有自己的生活,可能会觉得业余时间无所谓,对于加班时间和离家远近也不挑。
可是对于事业的长期发展来说,这其实是在损失一笔很大的隐性薪水。当你把上下班通勤时间、个人健康上的损耗,以及由于没有充电时间所损失的机会成本都考虑在内,很有可能这份工作不但不是在赚钱,反而是在赔钱。
这里教大家一个简单的计算方法,那就是别算年薪,别算月薪,要算时薪,而且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工作时间,而是所有跟工作相关的时间。你可以给自己做个精确的时间记录,坚持一个月,把所有与工作相关的时间,比如路上损耗的时间、加班时间、下班之后在家工作的时间、无聊的工作应酬等都算进去,然后用你的工资当成分子除一下,这才是你真正的时薪。
这样算下来,其实很多外表光鲜的行业,看起来都没那么诱人,而一些看起来毫无吸引力的职业,反而让很多有抱负的人容身。比如很多作家在成名之前,都曾做份闲差度日,如果不是因为职业特点,他们根本不可能有时间进行创作。
这种隐性薪水对于有才华的人来说特别重要,这也并非不务正业,而是在工作之余,还在追求自己热爱的一些梦想,给自己制定学习和工作的小目标。如果你没有时间,就没办法认识和拓展新领域,点亮新的技能树。虽然也不是强求每个人都这么做,但是如果你不把隐性薪水算进去,就不知道自己牺牲了多少机会成本。
TIPS:
小学问:想知道自己值多少钱,你可以反过来想想HR是怎么确定你值多少钱的。想知道未来有多大发展,除了个人因素之外还要看外部因素和职位因素。另外,千万不要忘记隐性薪水的存在。
-3-
工作让人烦,你该怎么办?
上班真的很难让人快乐。最可怕的还不是工资低,而是看不到希望,觉得自己现在的工作学不到东西,只是在低水平不断重复,没有上升空间,这就是所谓"高频重复工作"的噩梦。
这种想法当然无可厚非。但是你需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高频重复工作很可能是职场起步时的"必要之恶"。也就是说,虽然谁都不喜欢,但必须得这么做,不然会有更大的问题。
有人可能会不服气,没有成长,难道还要硬扛?可是你要明白,初入职场时,很多事本来就不是为了让你成长,而是为了展现你的修养、耐心、意志力以及心智成熟度。连孙悟空这种上蹿下跳的角色,都硬是先在菩提祖师门下干了七年杂活才学到真本事,这种心性的锻炼,谁又能少得了?很多时候,老板先要通过细节上的工作态度,来判断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次又一次看起来雷同的烦琐任务,其实都是考验的一部分。太介意工作的重复性,不仅会被领导评价为浮躁和缺乏弹性,还会错过职业生涯发展的最好时机。进一步说,高度分工的商业社会,其实每个人都在做着重复性的工作,只是重复周期不同而已。
有人每天处理200张单据、装订300份合同、打200个面试邀约电话,这是短时间内的重复。负责招聘的HR每年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做全国高校巡回招聘,学校的老师带完一届后又是新一届学生,要备课的知识点依然没变,这些都是周期稍长些的重复性工作。与其羡慕别人为什么能有敏锐直觉和识人之明,为什么讲起深奥的道理能够如数家珍、信手拈来,还不如从这些重复性的工作入手培养自己的能力。
高频次重复性工作会让你的大脑形成惯性的从应激到反应的直接通路,把别人必须要在有意识状态下进行的工作,切换成在无意识状态下也能完成的工作。这就好比我们第一次学车时,总是战战兢兢、全神贯注,一年之后,刹车、转向灯、起停车,都几乎不用思考,一边跟朋友聊天一边开车照常没问题。这就是高频次重复带来的能力。
面对进阶性的工作,这种无意识思维的锻炼还有更大的意义。比如说,如果在一个大公司从事人事管理、行政管理等事务性工作,虽然也是高频重复,但可以积累对这个领域的敏感度,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学习,很容易成为一个领域的技能高手和专家。像那些王牌飞行员,总是标榜自己有几千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谁都希望自己能做一些更有创意的工作,而且一般来说,重复性的工作所需技能较低、替代性强,收入也相对较低,更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和工作倦怠。那么,怎样才能更上一层楼,得到那些进阶性的、更有创意的工作呢?
这里你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叫作"有为才有位"。也就是说,你先要做出这样的工作,才能得到相应的认同。比如我们有一个朋友,刚工作时做培训助理,做内部开发课程的评审工作,一个典型的高频重复工作,因为他所需要的只是机械地抄表算分而已。
可是这个人比较喜欢动脑子,他发现之前的评价标准过于粗放,仅有课程、讲授两个维度,于是他琢磨好久,搞出一个评分表,里面增加了创新性、实用性、覆盖率、电子化等多个维度,针对不同类别的课程设定差异化权重比例,给几个咨询公司的专家看,一致点赞。
这就是在低水平重复工作里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如果你的工作也很粗放,不妨用分析式思维,解构工作目标,让管理更加精细化、品质化。
当你不满意高频重复工作的时候,要知道两件事:第一,高频重复工作也有自身的合理性,在某个阶段你甚至必须忍受;第二,如果你想从事进阶性的、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必须清楚意识到它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并在现有工作之中,先给自己找到机会,展示出自己的创造性,再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前面我们提到一个概念,叫作"工作倦怠",这是高频重复劳动最大的副作用,也是工作让人心烦的主因。这个概念源自纽约大学的一项心理学研究。
在对服务业和医疗领域的研究中,人们发现这些社会服务性职位需要较多的情绪性工作,面对较多人际压力源,长年精力耗损,使得工作热忱容易消退,进而产生对人漠不关心以及对工作持负面态度的症候,也就是所谓的"工作倦怠"。
说得形象点儿,如果你每天下班到家往沙发上一躺,觉得万念俱灰,压根就不想动,对于今天的工作得失,放假到哪儿去玩一点儿兴趣都没有,那你很可能就是工作倦怠了。
有人总结了个顺口溜,说它的典型症状是:早晨不想起床,上班像赴刑场,工作缺乏冲劲,挫败焦虑紧张,不想朋友社交,害怕电话声响。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懒吗?还真不是,二者的区别在于,懒是一种持续的性格特征,而工作倦怠则是阶段性的心理改变。比如以前日以继夜地加班,现在上班懒懒散散;以前信心十足,现在畏首畏尾。怀疑工作的意义,怀疑自己的贡献,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单是看工作不顺眼,甚至是看自己都不顺眼。
造成工作倦怠有三个原因。第一,工作没有乐趣和成就感。第二,工作获得不了奖励与回报。第三,工作获得不了足够的尊重与认可。而相应的对策也有三条。
第一,面对工作缺乏成就感的情况,应对的方式是寻找适合的位置。
如果你想要解决无助和失控的感觉,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换个环境,找到合适你的位置。这时不管是在公司内部申请调岗,还是换一个新公司甚至是新领域,最优先考虑的不是薪资、职位或未来发展,而是要看这个岗位是不是能给你提供更完整的工作体验、更充分的自主空间。具体来说,如果你是野心勃勃、怀才不遇要跳槽,那当然第一考虑的是成长空间;可如果你是因为动力不足、工作倦怠想换个环境,那么新公司或新部门的组织氛围、领导风格、人际关系等才是你最应该在意的。
第二,面对工作缺乏回报的情况,应对的方式是转移兴趣点。
如果工作不开心,暂时又没法改变,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李安到30多岁才拍出第一部电影,你急什么?工作不能给你足够的动力,那就在工作之外先去培养某一方面的兴趣,比如摄影、运动、乐器、旅游、书画,多学门外语也不错。关键不是你学什么或者玩什么,而是每一项有意义的活动都能提高你的自我认知,学习的过程不仅会促进积极的人际关系,也会提高某些领域的自我效能感。这种自我效能感,是可以迁移到其他领域的。
第三,面对工作缺乏认可的情况,应对的方式就是寻求差异化定位,培养专业上的自我效能。
刚才说到,工作倦怠主要是因为人际压力和情绪性的消耗,比如同事关系不好、上司给你穿小鞋、有人抢你的功劳。这些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不好发作但又特别烦人。想认真解决,人家可能觉得你小题大做;如果置之不理,又会一点一滴地磨灭你的工作热情。既然如此,不妨试着把关注的重点从人际关系转到给自己充电上来,别人不认可你,你自己要找到办法认可自己,这就是所谓的"差异化定位"。
在职场上,大部分工作职位都是更看重工作中的经验和执行力,知识本身的重要性反而没太多人会强调。实际上这是有问题的,那些外行领导内行、职业后劲不足的情况,都是这个原因。极端一点儿的,还会出现只搞办公室政治,忽视整体业绩的恶性氛围。这时,想不被环境带坏,就得给自己不一样的定位。无论哪个行业,只要你在工作之后仍然能保持专业学习的习惯,就能比那些一头扎在具体事务中的同事笑得更久,取得更高的成就。而且最妙的是,专业学习这种事跟一般工作不一样,它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到哪里就是哪里的,不太可能出现让你产生挫败感的情况。对于因为缺乏他人认可而产生的工作倦怠,正好对症下药。
总之,当你出现工作倦怠时,不管是离开现有岗位还是改变自己,目标都是增加成就感,让自己的心态积极起来。在这个总原则下,你可以考虑换领导,换部门,换公司,转移兴趣,给自己充电。但是不要忘记,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要切实感觉到自己的成长。
TIPS:
小学问:高频重复工作,虽然是新人必不可少的磨炼,但也最容易产生工作倦怠。你可以根据具体原因的不同,用换位置、换兴趣点、差异化定位这三招来提升自己的成就感。
本文节选自——

插件设计:zasq.net
沙发
发表于 2018-3-30 10:09 | 只看该作者
且不说标题是否正确,90后发起冲击,提出挑战。我们接着就是了,没必要跟着90后的节奏走。走自己擅长的路。看看鹿死谁手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12 13:50 , Processed in 1.435731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