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探索频道] 大唐陌刀应该什么样?砍骑兵真的能人马俱碎吗?

[复制链接]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303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铜v3_04紫铜v2_03灰铜v3_01紫金v1_04紫银v1_02绿金v3_05紫铜v1_05灰金v1_05蓝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灰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0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提及中国的冷兵器,被俗称为“唐刀”的隋唐刀剑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当代“刀之制有四”里的陌刀更是最具传奇性和神秘性的一款。一方面,陌刀留下了“人马俱碎”的威名,另一方面,由于并无实物出土,现代人对其具体形制仍然众说纷纭。那么,陌刀到底应该什么样呢?陌刀真的有“人马俱碎”的威力吗?




唐代的陌刀是一种型制巨大的刀剑,这是没有异议的。《旧唐书》记载,阚棱,齐州临济人。善用大刀,长一丈,施两刃,名为拍刃,每一举,辄毙数人,前无当者。《新唐书·传》安史之乱中,史思明引众攻城,猛将张兴擐甲持陌刀重十五斤防御。“贼将入,兴一举刀,辄数人死,贼皆气慑。”(某电视节目《XXX大揭秘》里说陌刀五十斤重,肯定是抄书抄错了。)



第一次记载里的拍刃,现在基本都认同就是陌刀的通假字。据此,可得出陌刀的长度、基本形制和重量。即历史书里的陌刀是一种刀身两面开刃、长3米、重20斤(唐代一斤约为680g)的武器。这种尺寸和重量明显已经超出了世界各国双手刀剑的范畴:

1.宋《玉梅》:“熙宁五年,作坊造斩马刀,长三尺余,镡长尺余,首为大环,……战阵之利器也。”-宋代的双手斩马刀,全长四尺左右,约合现在1.3米;




▲戚继光仿制的倭长刀

2.日本的大太刀与野太刀,(包括中朝仿造),长度也多在1.5米左右,5~6斤重。其中也有超过1.75米甚至2米的,重10斤左右。但一般认为这些都是礼仪武器,比如著名的李舜臣“三尺誓天 山河動色 一揮掃蕩 血染山河”铭长刀,长1.97米,重10.6斤。




▲《单刀法选》中记载的倭刀



▲明代仿倭刀,长170c米

3.欧洲的双手剑。

普通的欧洲中世纪手半剑/长剑,长度在1.2米左右,重量在2--3斤之间;专门的双手剑,比如苏格兰双手大剑、德国的双手剑,长度一般在1.5米--2米之间,重量在5--13斤之间。




▲手半剑,全长1.15米,重2.8斤




▲苏格兰高地剑全长1.5米,重约5.2斤



▲这把德国双手剑全长接近2米,重约13斤,也被认为是礼仪武器

由此,排除了陌刀是双手刀剑的可能。但如果陌刀是长柄大刀的话,问题就不大了。比如程子颐《武备要略》中的大刀(偃月刀):刀长六尺六寸,刀头二尺二寸,柄四尺四寸,刀重十余斤至二十斤。鉴于明代一尺32厘米,一斤590g,即明代偃月刀的长度约为2.10米,重约12--24斤。但注意的是,“夫大刀,利于马战,乃将家之技,非步士所宜”“但刀重十余斤至二十斤止。若太重,其马奔驰,恐难久战。若有骏马者,又不在此论也”。显然,对于普通人来说,步下挥舞一把20斤的武器,实在是太辛苦了。




而根据陌刀的记载来看,其是步战使用的武器,而且被大批量装备。比如《旧唐书·裴行俭传》,“遂诈为粮车三百乘,每车伏壮士五人,各赍陌刀、劲弩”;《旧唐书·崔光远传》,“光远领百余骑持满扼其要,分命骁勇持陌刀呼而斩之,杀贼徒二千余人,虏马千疋,俘其渠酋一人”; 《两唐书·李嗣业传》:“选嗣业与郎将田珍为左右陌刀将……步卒二千以陌刀、长柯斧堵进,所向无前。”




另外,如果一个人使用的是当时的制式武器,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史书中是不会特别强调其具体的武器参数。那么,如果史书中着重提到了,那肯定是非常规的,即猛将兄专用版本。所以,一直以来被大家认为长3米、重20斤的陌刀,很可能是那两位猛将所专用的加重加大版本,当时唐军普通士兵所使用的版本,可能要小一些。与之对应的,明代《经国雄略》记载,步用实战偃月刀“长七尺五寸、重五斤官秤”,合现在2.4米和6斤左右。现存明清时期的偃月刀/关刀实物,也验证了以上的记载。



▲现存明清时期的偃月刀/关刀实物

欧洲那些骑士杀手、开罐利器,如戟、斧枪之类也差不多是这个尺寸与重量。因此,唐代步兵版制式陌刀的尺寸,应该与明代的步兵偃月刀和欧洲的戟、斧枪相差不大,也就是2米长,10斤左右重。毕竟它们都是用来让步兵对抗骑兵的。接下来说一下,陌刀双刃的问题。其实双刃长柄武器,对于中国人来说也是自古以来了。比如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的铍,以及汉代的铩







▲铍和铩

但这两类武器更偏重刺击,而且这种形制刀刃的劈砍破甲能力肯定不强。而为了对付重装敌人,将铍、铩类武器的刃部变短、变宽、变厚,也就成为正常的选择。这就可能是陌刀的直系祖先“古之斩马剑”或称断马剑。(类似的情况在宋代的刀上也出现了)




如果把铍和铩类武器的刃部变短、变宽、变厚会是一个什么样子?那就是宋代《武经总要》“刀八色”里的棹刀(俗称的三尖两刃刀)。所以,陌刀可能的样式很可能如下图:








▲棹刀

但正如“刀八色”里所说,“其间健斗者,兢为异制以自表,故刀则有太平、定我、朝天、开山、开阵、割阵、偏刀、车刀、七首之名,掉则有两刃、山字之制,要皆小异,故不悉出。”从唐到宋代,肯定有不少“健斗者”去“兢为异制以自表”,所以陌刀的具体形制根据制造者和使用者的不同,还是会有一些差别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形制变化不大。




接下来,我们就要说一下,陌刀到底能不能做到“人马俱碎”了。首先可以确定的是,长柄砍刀一直是对抗骑兵的利器。而且不仅仅是唐代,下到明清,远到欧洲都是如此。

1.《旧唐书·辅公祏传》:公祏简甲士千人,皆使执长刀,仍令千余人随后,令之曰:“有却者斩。”……公祏所遣千余人皆殊死决战,公祏乃纵左右翼攻之,子通大溃,降其众数千人。

2.《两唐书·李嗣业传》:“步卒二千以陌刀、长柯斧堵进,所向无前。”




3.西夏名将察哥曾说:“国家(西夏)用铁鹞子以驰骋平原,用步跋子以逐险山谷,然一遇陌刀法,铁骑难施;若遇神臂弓,步奚自溃。”《宋史》的记载为“又步兵之中,必先择其魁健材力之卒,皆用斩马刀,别以一将统之,如唐李嗣业用陌刀法。遇铁鹞子冲突,或掠我阵脚,或践踏我步人,则用斩马刀以进,是取胜之一奇也。”

4.宋《奏郾城捷状》:“将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与敌手拽厮劈。”(提刀当为棹刀之误)。

5.《明季南略》:“俱铁甲胄、铁面头子,止露两足;用长刀砍骑,锐不可当。”

6.被瑞士老乡砍得落花流水的欧洲骑士也表示有话要说。




可以想见,陌刀砍骑兵,砍起来肯定是特别凶残的。但网上有些人认为“人马俱碎”是古人在吹牛,一刀下去怎么可能把人和马都砍碎呢?甚至有人用“斩舰陌刀”玩反讽梗。要笔者说,这种指责和嘲笑源自那些人对史料的研读不细。其实关于陌刀的使用说法,史书上已经说的很清楚,“如墙而进”“堵进”,也就是排着密集队形发动进攻。




这样一名骑兵可能会遭遇好几把陌刀的攻击,如果不是铁浮屠那样的甲骑具装,一顿乱刀之下,被砍成碎块很正常。(如果非要抬杠说馄钝馅才叫碎,当笔者没说)《旧唐书》的问题在于,在《李嗣业传》里,把“如墙而进”“堵进”的两千陌刀军所导致的“人马俱碎”,说成李嗣业一人的神勇了。




简单归纳一下,陌刀是中国传统步兵反骑武器——长柄劈砍类武器发展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陌刀并非突然出现,很可能由传统长杆类武器铍铩所特异化的“斩马剑”发展而来;陌刀也没有突然消失,宋代“刀八色”里的那七款长柄刀就是它的传承。之后,面对重甲目标,偃月刀型要比剑型刀刃更具杀伤力和性价比,所以陌刀被偃月刀所取代了。




至于那种3米长,20斤重的陌刀,应该是猛将兄的专用版本,普通步兵版陌刀应该还是在2米左右,10斤以内。不管是什么版本的陌刀,一人一击自然做不到“人马俱碎”,但当陌刀军“如墙而进”时,将敌人骑兵砍成碎块,就不仅仅是文学上的夸张与修饰了。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16 07:54 , Processed in 1.237168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