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王陽明:傳習錄—白话注释版》 作者:明·王守仁;姜波/編【CHM+TXT】【鸿言软件】

[复制链接]

白银会员 - 等级≥知州

绿金v1_01灰铜v1_04紫银v2_01灰金v1_05紫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玉兔 于 2013-12-11 14:35 编辑



内容简介
『传习
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还完善了王学的体系。
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传习录》由王阳明弟子所记,是王阳明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的简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观点,是一部儒家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
  卷上主要阐释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等观点,经由王阳明亲自审阅。
  卷中搜集了八篇王阳明亲笔写的书信,除了回答有关知行合一、格物说等问题之外,还讲了王学的内容、意义以及宗旨。另还附有两篇阐释王阳明教育观点的短文。
  下卷主要是说致良知,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说了王阳明晚年的思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不仅是王阳明一生学问的精义,还完善了王学的体系。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作者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子,諡文成,人称王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封爵新建伯,隆庆时追赠侯爵。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因他曾在余姚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后世现在一般都称他为王阳明,其学说世称
阳明学。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至理名言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夫学术者,古今圣贤之学术,天下之所公共,非吾三人者所私有也。天下之学术,当为天下公之。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俺下过您的E书了,谢谢啦 。。。查看更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25 23:38 , Processed in 1.660991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