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中国盗墓史:一种社会现象的文化考察》作者:王子今[PDF]

[复制链接]

高级版主 - 高级版主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35650

灰铜v1_01绿金v1_01灰金v1_02绿银v1_01绿铜v3_01绿银v3_01紫铜v1_01绿金v3_01紫铜v2_01灰铜v3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12 0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简介:

《中国盗墓史(一种社会现象的文化考察)》描述中国历史上的盗墓活动和盗墓故事,提示盗墓者常用的技术手段和反盗墓措施,分析盗墓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论述盗墓在中国文化发现上的历史作用。

作者简介:

王子今 男,河北武安人,1950年12月生。1982年2月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1984年12月西北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北京市历史学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西北大学兼职教授,中央党校文史部兼职教授。

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8种:《中国古代交通文化》、《交通与古代社会》、《毛泽东与中国史学》、《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秦汉交通史稿》、《跛足帝国:中国传统交通形态研究》、《门祭与门神崇拜》、《中国古代交通》、《中国古代行旅生活》、《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中国女子从军史》、《中国文化节奏论》、《秦汉区域文化研究》、《“忠”观念研究:一种政治道德的文化源流与历史演变》、《中国盗墓史:一种社会现象的文化考察》、《20世纪中国历史文献研究》、《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发表学术论文264篇;发表其他学术文章128篇;出版译著7种(其中5种合译);发表译文5篇(其中2篇合译)。

个人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项,其中2项已如期结项,最终成果已出版。 学术专著《秦汉交通史稿》1999年9月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学术专著《秦汉区域文化研究》2002年10月获第二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三等奖;合著《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2002年7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02年10月获第二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二等奖。 2004年4月11日受聘为洛阳大学兼职教授。

目录:



引言
1 原始时代的丧葬习俗与早期墓葬扰乱现象
2 厚葬风习与盗墓现象的发生
3 项羽事迹与秦始皇陵之谜
4 汉代盗墓史事
5 汉魏之际盗墓的高潮
6 两晋南北朝盗墓之风
7 唐五代陵墓破坏事件
8 宋元夷丘墓案例
9 明清发冢纪闻
10 近世盗墓史
11 盗墓技术的历史记录
12 物利:发墓动机的心理分析之一
13 怨仇:发墓动机的心理分析之二
14 象征:发墓动机的心理分析之三
15 盗墓的社会规范与文化评价
16 盗墓行为与再生奇迹
17 发墓史的文化分析
18 镇墓形式
19 传统反盗墓技术
20 盗墓与文化发现
后记
附:主要参考书目
插图目录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9 16:45 , Processed in 2.316232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