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评周建渝《多重视野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管理员 - 管理勋章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

 成长值: 3618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5-19 1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拜读了周建渝先生的《多重视野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1],很受启发,获益颇多,有耳目一新之感,觉得这是《三国演义》研究中有创见、有新意、有思想、有分量的一部学术著作。作者借用西方文论中的某些理论观点,以新的视角解读小说经典,力图挖掘文本的丰富意蕴,从而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新的看法,得出了新的论断,把《三国演义》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笔者的阅读心得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 化用西方理论,解读中国小说

从作者的学术积累与学术经历的角度说,周建渝先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师从蒋和森教授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后又求学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师从浦安迪教授研究哲学,这种中西兼通的文学及文化背景,使得他的学术积累与储备,得天独厚,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在研究中容易发现新问题,得出新见解。以西方文论研究中国文学的热潮,兴盛在八十年代,当时由于闭塞多年,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如饥似渴接受西方的新东西,这对开阔视野,拓展思维,的确是有积极意义的。但随之而来的饥不择食者的情况也在所难免,其中生吞活剥者有之,生搬硬套者有之,乱贴标签者有之,以艰深文饰浅易者亦有之。而融会贯通、化而用之、水乳交融的状态则不多见。后来学界回归乾嘉的呼声,实质上就是对这种新方法热的反思与调整。相比之下,周建渝先生的这部学术著作,就是化用西方文论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成功之作。

在本书中,周建渝先生化用了西方文论中的后现代批评、解构批评、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文本互涉”、“多重对话”、读者反应批评等理论,来重新观照《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一系列问题,在学界现有的相关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从而得出一些新的观点。比如:关于曹操形象的评论,学界已有“奸雄”的定论。这既是罗贯中的主观命意,也符合作品的客观内涵,似乎已无需再论。但周建渝先生借用巴赫金“多重合奏”的理论与视野重新观照曹操形象,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他认为:“仔细阅读《演义》文本,可见罗贯中对曹操的评价,就其意义而言,是相互悖逆、相互解构的,由此导致作品里曹操形象特质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第22页)经过作者列举作品原文的一系列论据的证明之后,得出这样的论断:“《演义》用意义上相互悖逆、相互冲突的评语,导致了对曹操形象的双重解构。”“这样的解构,导致《演义》对于曹操的评价呈现出歧义性。同时,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歧义性,使《演义》对于曹操形象,提供了开放式而非封闭式诠释的可能性”(第27页)。这就为研究曹操形象又开启了一扇观照的窗户,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从而打破了固有的模式与定论,启发研究者进一步深入地探讨曹操形象的特质与丰富性内涵。

再如:关于诸葛亮的“智绝”、刘备的“仁义”,魏延的天生“反骨”等问题,“以往学者对《演义》的诠释,倾向于作品叙述之意义的确定”(第15页),周建渝先生则借用解构式批评理论,“通过发现文本内存在的种种悖逆或矛盾现象,来揭示文本在意义层面上的不稳定状态与不可确定性”(第15页)。他通过相关文本情节的大量例证的分析,再“参照解构批评的视野来重新阅读《演义》,却能看到这样一些似乎确定的意义,其实并不确定”(第15页)。正因为其有不确定性,才需要读者与研究者不断地去解读,才能使《演义》的研究具有开放性与不可穷尽性的无限张力。

二 放眼多层视野 透视丰富意蕴

周建渝先生写作本书的初衷之一,就在于“试图突破前人关于《演义》单一主题、单一意义或系统化叙述结构之成说,致力于探讨《演义》具有的多重意义、多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对峙与对话”(第92页)。这是具有新理论、新思维特点的新探索。此前,学界有识之士也注意到了《演义》丰富内涵与单一主题研究模式的矛盾问题,因之有人提出“多层主题”的研究模式,但又存在顾此失彼的新问题。因为既然是“多层”,又何谓之“主题”,显然“多层”与“主题”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无法统一的矛盾。有鉴于此,有人采取更为极端的作法,提出“无主题”研究模式,试图放弃“主题”概念,不再研究作品的主题问题。但是无视并非不存在,作品的思想内涵总是读者与研究者要首先面对并解决的问题,但一直未能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有效之办法。为此,笔者曾提出以“文化意蕴”代替“主题”概念的想法。[1]周建渝先生则打破了围绕“主题”概念绕圈子的路数,打开视野,借鉴了俄国的巴赫金提出的“对话”与“复调”理论,同时也参照了美国学者保罗?德曼对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发挥的观点,还吸收了法国学者罗兰?巴特在《本文的愉悦》一书中主张的“多元意义观”和“解构消融论”。针对学界“忽略其意义呈现的多层面性与歧义性”等不足,对《演义》文本中的“众声喧哗”与“多重对话”情况进行深入剖析与多方论证,从而挖掘出《演义》文本固有的丰富内涵。具体而言,作者通过孙策与于吉、左慈与曹操的对话与冲突,意在证明:“《演义》呈现的,不是单一的儒家伦理观念,而是儒、佛、道及其他意识形态之间的互动和对话,这些不同意识形态通过自己的代言人,在小说中各自发出不同声音,并在彼此相互对话中形成众声喧哗的场面。”(第107页)从而“造就了《演义》多元化的意义呈现”(第129页)。此外,作者还围绕吴、蜀联盟的“众声喧哗”所构成的大型对话,通过“仁”、“术”、“智”的多义呈现及其相互对话等方面,论述了《演义》所具有的“复调”小说之特征,进而说明《演义》中“不同意识之间的互不相融或互不消解对方,有效地促成《演义》的开放式叙述结构。叙述人及其作者的意识与作品人物意识之间保持的距离及差异性,更为《演义》多重意义的呈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第130页)这一系列分析基础上得出的新论断,大大拓展了《三国演义》研究的视野,为进一步从多层面挖掘《三国演义》丰富的思想内涵与文化意蕴提供了范例,进而为《三国演义》研究展示了广阔的学术前景。

三 论断出自文本 证据充分翔实

借鉴西方文论的某些观点与方法来研究中国文学中的问题,无疑是可行的研究路数之一,但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切忌生搬硬套。以前的研究中就存在这一偏向。相比之下,周建渝先生则跳出了这一窠臼,他始终坚持立足文本,论从史出,通过对大量文本全面深入地剖析,来证明自己新论断的可信性,从而显得证据充分而又翔实,论断坚实而有说服力。如关于刘备“仁义”特征问题,在《刘备“仁义”形象的反讽与解构》一节中,他详细分析了刘备“败走江陵”、“失信吕布”、“争夺荆州”、“夺取西川”、“兴兵伐吴”等一系列重要情节,这几乎囊括了刘备一生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才提出自己的新论断:“《演义》一方面呈现刘备对其臣子及百姓的仁慈,以及刘备对关羽、张飞的义气;另一方面又通过刘备对吕布、对东吴、对刘璋的种种不仁义的叙述,一步步抹除刘备的‘仁义’。”“《演义》以刘备一连串自相矛盾的行为来消除确定的意义,质疑其‘仁义’形象,以达到作品叙述的自我解构”(第31页)。这是在众说纷纭问题上提出自己新见解的突出例证。关于《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的评价,历来存在着争议,赞美其仁义者有之,认为其虚伪者亦有之。鲁迅先生的论断——“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则精辟地指出了作者主观命意与作品客观效果二者之间的矛盾现象。“欲显”“长厚”是罗贯中的主观命意,“似伪”则是作品的客观效果。也有学者从刘备的“显性性格”与“隐性性格”的角度来诠释刘备形象中存在的矛盾问题。[ ]周建渝先生则化用解构批评理论,从文本中刘备自相矛盾的行为中,看到了“意义的建构到意义的消解,暗示出文字呈现意义的不稳定性,亦瓦解了文字表述似乎要导出的某种确定含义”(第31页)。这就打破了过去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与评价方式,启发读者从文本意义之不确定性的层面去作各种角度的解读,从而使文本的诠释具有了多种可能性,从而防止了把本来内涵十分丰富的文本人为的固定化、绝对化与僵死化的倾向。这是具有相当学术价值的研究尝试。

此外,诸如《演义》与《战国策》、《史记》在叙述模式与主题上的文本互涉的论断,项羽/吕布/关羽之叙述的文本互涉的论断,魏、吴、蜀三个集团种种不同的君臣关系的论断等等,作者皆注重立足文本,通过大量例证的多角度剖析,进行充分而有力的论证,从而令人信服。

总体来看,周建渝先生的这部专著是鉴于《三国演义》中“蕴涵了异常丰富的可诠释的潜能”(《自序》),而“以往学者对《演义》的诠释,倾向于作品叙述意义的确定”(第15页)。针对这种倾向,他重点在于“尝试运用解构批评的视角,揭示《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存在的前后不一致,或相互矛盾之叙述,由此看出作品意义呈现之相对性或不确定性,以及作品叙事结构的开放性”。“由此揭示作品意义的多重性与多义性”(第13页)。作者把他这种研究的目的最终归结为:“有助于‘话说三国’之研究朝着丰富与多元方向的发展”(第14页)。这对《三国演义》研究的提升拓展与兴旺繁荣,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323389227 )

GMT+8, 2024-12-9 22:11 , Processed in 1.215993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