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76年的李芳芳,在2010年拍摄了第一部影片《80‘后》,从那时起她就被冠以“第七代导演”之名,和陆川、常征、高彭等人并列。就在她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之时,第二部影片《无问西东》竟然命途多舛,一禁六年。 导演李芳芳
到如今李芳芳只有两部作品,和韩寒一样多,两人的职业生涯也惊人地相似:15岁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在作文大赛中披荆斩棘,18岁出版个人代表作,30出头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院线长片。 李芳芳导演的两部电影作品
韩寒没有读过电影,李芳芳则是毕业于著名的纽约大学天赤电影学院,是马丁·斯科塞斯和李安等人的校友。在接触电影之后,她已经基本上放弃了文学创作,但是那昔日文学创作的观念,仍然制约着她今日的电影。 导演韩寒
韩寒也是如此,在场景调度方面并不见得专业,他比较依赖自己的摄影指导,《后会无期》拍得最好的一场戏就是贾樟柯出现的那一场。而对李芳芳来说,调度的贫瘠,剪辑上的创意单薄,符号的直白功能、配乐的杂乱无章都随处可见。虽然是专业出身,在不少细处能看到相对扎实的亮点,但从整体而言,她缺乏一个大的统合能力。
作为大历史叙事的《无问西东》自然也就超出了李芳芳的驾驭范畴,这样的模式放到经验丰富的吴宇森(《太平轮》)和尹力(《云水谣》)那里都极不容易。 詹宏志曾经说过,女作家更擅长的是那种室内推理故事(如阿加莎·克里斯蒂),而男作家更擅长的是间谍故事(如格雷厄姆·格林)。换到电影里也是一样,女导演更擅长的是生活故事,男导演更擅长的是历史叙事。
但是像《无问西东》这样从上百万字的文献资料和十几万张照片中寻找创作素材,就是和《黄金时代》一样复杂的文本。比之许鞍华的剧本,《无问西东》甚至连核心主角都不存在,所有架空的五个人物,实际上是为了映衬作为百年殿堂学府的清华大学,要渲染这段光辉岁月,时间线必然会拉得很长。
李芳芳的解决方式是将其切成四个故事,再进行交互剪辑,并试图让四个故事之间产生交集。这样的文本案例,之前有曼彻夫斯基的《暴雨将至》、伊纳里图前期的几部影片甚至是汤姆·提克威的《云图》,上述精彩的叙事都有非常凝练的核心与技巧: 电影《暴雨将至》
《暴雨将至》讲述的是环形不逝的时间,伊纳里图讲述的是某种形态的蝴蝶效应,提克威则是直面弦理论和平行宇宙,这些影片的叙事高度复杂乃至烧脑,皆是从创意十足的剪辑技巧表现出来的。 电影《云图》
但是在《无问西东》里,剪辑是非常混乱的,时而是时间倒叙,时而是正叙,时而又突然进入中段时间。在四段故事的衔接中,导演依靠的是非常缺乏说服力的偶然性联系,她甚至没有使用“场景转换术”的任何功用。
聪明的导演都会熟练运用各种情境、道具等来制造时空交织的线索。哪怕是一个杯子、一个发簪、一个口子(参见《一代宗师》)都可能有超越性的功能,就像普鲁斯特的玛德莱娜小蛋糕。
然而李芳芳对此没有任何意识,她对历史叙事,甚至是对电影本身的意识,都是女性文学化的直觉所铺展出来的。
这种文学化的具体书写方式就如王力宏修车时探出头时的一排怀春少女,就像临死前冲向飞机的诗意画面,就像黄晓明和章子怡手拉手穿越清华校园的加速度,就像女孩们炫耀自己相册的成就感,这些元素都嫁接自导演心中的青春女性文学,从少女成名开始,这种感伤怀旧主义已经在她心中留下了深刻烙印。
这也是导演选择题材的一贯标准,《80后》的思路比较接近《致青春》,讲述的是一种现代青年的伤感文艺故事;《无问西东》则是类似《芳华》的历史性感伤怀旧主义。论文本厚度,它与严歌苓的文本实在是有天壤之别,后者能在一个男性导演手中开出曼陀罗花,而前者只能在李芳芳这位女导演的手中,开出一簇簇看似风中摇曳,却了无生命的塑料花。
这传说中的“最后一部胶片电影”,给我们的印象最多是“不过如此”。即使有曹郁这位一线摄影指导相助,影像的质感也不见灵光——或许这跟现代普遍的数码放映格式有关,然而真正的胶片质感,是可以通过美术、灯光、摄影各部门独具匠心的工作而展现出来。缺少灵光的时刻,演员也少了光彩,无论是张震、黄晓明还是章子怡都未能达到我的期待值。
匠心首先是一种大气魄,而不是感伤怀旧主义;首先是一个宏大命题,而不是着眼输出情绪;首先是细节上的精益求精,而不是诸多高光事件的罗列。 李芳芳或许是一个有文艺追求的导演,也是一个有动情力的导演(米雪出现的几场戏还是有真实感染力的),但是她面对的是当下最残酷的业内现实:论艺术功力,她还远远不够成熟;论市场嗅觉,她又远远赶不上吴京、宁浩、筷子兄弟、路阳、韩寒甚至郭敬明等同辈导演。 米雪
在一个以个性商业片为荣的时代,李芳芳已经算是一个异类了。如果在感伤文艺泛滥的90年代,她或许能成为一位被认可的导演。但在21世纪的今天,她注定命途多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