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杀姐的朋友圈被一部电影刷爆了。 它口碑极佳,豆瓣 8.9,IMDb 8.3,在今年的金球奖斩获影帝和最佳影片,还在前两天的奥斯卡获得5项提名! 它吸金无数,北美影史第二(音乐传记类),日本稳坐年冠,全球票房大破7亿美元。 影评人说:今年的奥斯卡一定会有它。 粉丝们赞:各种演唱现场神还原。 影迷们夸:男主一开口就高潮。 杀姐还没来得及确认引进,双手就开始不听使唤,在搜索栏里迅速键入—— 《波西米亚狂想曲》
刷完片后,我一脸懵逼,甚至感觉有一股热流从胃里往上反。 这么平庸又模式化的音乐传记片,凭啥一跃成为世界级爆款? 难不成,观众都是闭着眼睛来的? 还真是,因为这部电影的主角是皇后乐队的主唱弗雷迪·莫库里。
首先声明,杀姐不怎么听摇滚,也没看过皇后乐队的live。 但享誉全球的《we will rock you》和《We are the Champions》,我还是听过的。 与片名同名的单曲,不久前还被用在《自杀小队》的预告中,可见皇后乐队跨时代的影响力。 这首由100多条音轨组成的单曲,是弗雷迪主导创作。 它不仅首次将歌剧与摇滚融合,还创造了全球16亿次的播放记录。 在1985年的Live Aid演唱会,有 9 万现场观众,140 多个国家实况转播,波及范围超过15亿人。 但在100多位世界巨星之中,皇后乐队无疑是最燃的。(其他明星也就唱一两首歌,皇后乐队却在台上high了半个小时)
因此,这部片只要复刻好皇后乐队的演唱,然后坐等数钱就行了。 没错,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就是这么干的。 但除了经典重现,其余毫无建树。
弗雷迪进乐队了,弗雷迪火了,弗雷迪不知为啥堕落了,弗雷迪又回来了。 影片段落式的结构,划分的异常鲜明。 每当弗雷迪面临人生重大的抉择和转变时,主创就停下来高喊: 主角在想什么重要吗? 来吧,我知道你们都在等皇后乐队的歌!
在看到评分网站上的各种五星之后。 第一次,杀姐发现,电影是可以靠听的。
有关弗雷迪性取向转变的部分,影片没有深挖。 他单飞后迷失自我的原罪,也被简单的推给了孤独和人设单薄的男性伴侣。
反倒是乐队中的吉他手布莱恩·梅,以及鼓手罗杰·泰勒。 在片中始终冷静客观、高风亮节,除了刚过了油似的泡面发型,怎么看都不像是玩摇滚的。
如果这些伙伴,始终秉承着影片宣扬的“family主义”,那他们又怎能眼看着家人肆意堕落,始终不管不顾? 现如今,这二位还打着皇后乐队的名号,四处巡演合作。(乐队的贝斯手,于97年宣布退休)
但在弗雷迪死后,皇后乐队再未写出传世金曲。 拍电影,卖老乐队作品的使用权,倒是挺麻利。 怕是版权费,早就算到剧本里了吧? 有关影片的外延,今天不多妄议,杀姐想再聊一聊传记片。 就以最近的《登月第一人》为例。 达米恩·查泽雷镜头下的尼尔·阿姆斯特朗,在NASA的登月计划中,失去了女儿,失去了同伴,一次又一次的面对民众和国家施加的各种压力。
他从一开始就专注笃定,决心为祖国的事业奉献青春? 不。 是感情的伤痛和登月计划的压力,让他一步步的走入绝境。 神经变得麻木,亲情屡现危机。 《登月第一人》的大多数镜头,都采用了第一视角。
它想要讲的,就是体制对于个体的驯服。 反观《波西米亚狂想曲》呢? 虽然它也从主人公的私人情感切入,但剧情就是主角生平的堆叠。 刷完全片,杀姐看不出影片想要表达什么。 弗雷迪只是从一个热爱音乐的天才,变成热爱音乐的基佬天才而已。
主人公的成长和弧光全数回避,“family”的表达就更立不住了。 即便这部电影制作耗时9年,还有同弗雷迪共事14年的伙伴参与。 影片依然没挖掘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最终的呈现,反倒像主流的商业爆米花。
套一个“family”的主题,加一点亲情的和解,其余部分全都填上“炸裂”、“高潮”的现场live。 一位传奇音乐人的人生,就被这样敷衍的交代了。 从传记电影的角度看《波西米亚狂想曲》显然是不合格的,这不仅在于人物东拼西凑的塑造,更在于影片主题的浅显和空洞。 影片唯一值得称道的,也就只有金曲现场的完美复刻了。
这不是电影创作者的功劳,绝大多数都来自于男主对弗雷迪传神的模仿。 观众之所以追捧这部电影,也只是源于对弗雷迪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