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春秋战国时期境内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称摇城,后又称贞丰里。北宋年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将庄田13公顷捐给全福寺作为庙产,百姓感其恩德改名周庄。 元代末期,当地商人沈万三利用周庄镇北白蚬江水运之便,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北走浏河岀海通番贸易,遂成江南巨富,周庄因此成为其粮食、丝绸、陶瓷、手工艺品的集散地,发展成为苏州巨镇。
周庄,虽历经九百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风貌和格局,全镇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0.4平方公里的古镇上有着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如沈万山后裔所建的沈厅,明初中山王徐达后裔所建的张厅,都是明清住宅的典型,同时周庄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 深宅大院、高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修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出一派古朴雅致的韵味,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周庄,一定在梦里到过这个地方。白墙上的模糊雨印,黑瓦下的旧木窗棂。走进一条青石铺就的深巷,从未有过的亲切,伴着如水的忧伤。
双桥,俗称钥匙桥,由石拱桥世德桥和石梁桥永安桥组成。河上的石桥联袂而筑,显得十分别致。 因为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
竹篱小院,临水而筑,水乡古镇悠闲气韵尽显其中。
浣纱女搅起层层涟漪
袅袅的轻烟唤醒小巷
墙面斑驳陆离的桥头小屋,似是在向游人述说着小镇的沦桑岁月。
清晨的周庄全无喧嚣,没有熙攘的游客和叫卖的商贩,河道里的游船整齐排列在河岸两傍,不远处飘来一阵阵花的清香。小巷深处,最先醒来的妇女生起了炉子,炉烟袅袅飘散出草木灰的气息,别有一番乡土的味道;河道埠头,勤劳家庭主妇在浣洗着衣衫,搅动得河面泛起层层涟漪,小河越发的灵动起来。清晨醒来的阳光淡淡照洒在青石板路上,一片金黄。走在这样的小巷里,自己也就成了这天然水墨画里的景物。 清晨的周庄,宁静平和、清新如画,此时的周庄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如梦如烟。虽是清晨,我依旧梦着,梦着那梦里的水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