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老福州美味又温情的儿时美食清单,这么吃才最正宗! [打印本页]

作者: zzr427    时间: 2019-1-24 10:33
标题: 老福州美味又温情的儿时美食清单,这么吃才最正宗!
永和鱼丸
                    1934年由刘二俤于创办。
鱼丸主要是由鱼肉制作的一种福州老小吃。墨鱼或鲨鱼的肉打成肉泥,中间包上肉馅,水沸后下锅煮熟,味道非常鲜香。鱼肉吃起来QQ的,在碗里加上一点福州特有的鱼露,那味道叫人停不下来。
这碗叫做五福临门。鲨鱼丸,墨鱼丸,鱼汤,鱼饼,还有肉燕,价格也很经济实惠,15rmb管饱。                 

                 
                 
                    鱼汤。鱼肉裹上木薯粉煮成的,肉质非常嫩。                 

                 

永和鱼丸(南后街店)

鱼丸是和肉燕齐名的福州小吃,创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永和鱼丸店是福州现存最老的鱼丸品牌,2001年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这家店位于三坊七巷中部。这里的鱼丸皮比一般的鱼丸要厚实,有嚼劲、Q弹,内馅很鲜美,就连汤汁也让人喜爱。尤其推荐鲨鱼丸和鳗鱼丸。



木金肉丸
                    姚木金祖父民国初年在福州澳门路开一家专门制售肉丸的小店铺。姚木金继承祖业,在肉丸中加入卤汁酱油,成型时内“囥”以八果馅,用荷叶衬底。味道甜中带咸,非常好吃。福州的宴席上基本少不了木金囥馅肉丸。                 

                 

木金肉丸老铺(南后街店)

木金肉丸老铺是由姚木金创办于1910年,是一家以肉丸为主营产品而享誉海内外的老字号,肉丸甜中带咸,油而不腻。 木金肉丸选取上等薯粉、白芋丝、肥膘肉为原料,调入红糖拌匀,佐以五香粉,有的加芝麻、豆腐皮等,制成粘剂,捏成团状,最后放在铺上荷叶的蒸笼炊熟。肉丸甜中带咸,油而不腻,很符合老福州人的品味,是福州人逢年过节餐桌上必备美味之一。除了肉丸以外,店里的招牌还有煎包,芋泥。



年糕
                    每年过年都会吃的一种甜点。这种年糕属于我和爷爷奶奶特殊的回忆。                 

                 
                    小时候过年前,奶奶都会蒸上一大笼的年糕。我和爷爷磨米浆,奶奶则会开始准备年糕需要的红糖,红枣,花生等等。老家有一口石磨,用石头打造的。爷爷说这是他和奶奶结婚的时候置办的,当时家里有口石磨可是一件稀罕事,家家户户要想磨米浆都会上我家来借用这口磨。过年蒸年糕、家里小孩吃米糊、炸海蛎饼用的米浆都是用这口石磨磨出来的。爷爷说石头磨出来的米浆和机器磨出来的米浆味道差很多,就算再麻烦,也会坚持用石磨来磨。这口石磨直到现在还在老家放着,接近50年了。

爷爷负责推动石磨,我则负责往春的洞口里舀入大米。爷爷一圈一圈的推动石磨,乳白色的米浆就会顺着石磨的缝隙慢慢流出来。爷爷用手一划,手指摩擦两下看看是否细腻均匀。如果太粗,就会叮嘱我少舀一些米,多舀一些水。待米全部磨成米浆,奶奶就会在蒸笼里铺上荷叶,边倒米浆边往里面加花生红枣等。等到米浆倒完,覆上荷叶,盖上锅盖来蒸年糕。年糕在锅里蒸上几个小时,出锅趁热吃。热气腾腾又甜甜糯糯的年糕我一次能吃一大块。年糕放凉之后裹上一层鸡蛋液,入锅煎至两面金黄,酥脆中有带着甜甜软软的年糕,这是小时候最爱的美食!                 

木金豆花
                    木金豆花,也是我小时候最奢望的一种美食。要是问我最喜欢什么甜品,我对豆花的喜爱程度绝对超过一切。不要和我说咸豆花,甜豆花才是王道、是真理、是正义!                 

                 
                    在那个还没杨枝甘露、银耳雪梨的年代,夏天最奢侈的吃法是吃一碗蜂蜜豆花。之所以说它奢侈是因为你不一定每天都可以买的到。做豆花的师傅任性极了,今天有闲时才做,如果农忙则会停上好长一段时间,想吃就必须等着师傅。夏天坐在院子里乘凉,只要听到门外有汤匙敲击碗的声音就知道豆花师傅来了。我和小伙伴都会赶紧冲进屋里拿上一口大碗到门口候着。豆花师傅看到我们出来了,落下担子,打开装豆花的小铁桶。我们就像看见稀罕物一样探着个脑袋看着小铁桶。师傅轻轻的舀起一勺勺豆花,再在碗里加上一点甜汤,最后淋上几勺蜂蜜,我就可以端着大碗美滋滋的吃起来。那时候觉得世界上应该没有比豆花更好吃的东西了吧。                 

                    木金豆花也是甜的,里面加了甜豆,加了太多甜汤,太稀了。。不是小时候的那种味道了。                 

海蛎饼
                    海蛎饼也是用米浆炸的一种小食,里面包着海蛎、包菜、香葱、紫菜。用茶树油一炸,香气四溢!白粥,油条,海蛎饼,锅边糊,这才是老福州早餐标配呢。                 

                 
光饼夹肉
                    光饼夹肉,老福州的“肉夹馍'。光饼中间切半开,里面夹上用酒糟炖过的五花肉和腌的半熟的酸菜。上锅一蒸,五花肉的肥油会渗入到光饼里,酸菜的酸爽会附在肉的表面,肥而不腻。一口下去,酒糟的香味配上五花肉的清甜,再加上一点点酸菜的酸爽,那滋味让你无法想象。(写的我好饿啊。。。)                 

                 
                    这道菜我爷爷也会做,家里过年过节,爷爷都会问我想吃光饼夹肉不?爷爷知道我最爱吃他做的五花肉,每次都会满足我。我虽然食量不大,但是光饼夹肉我可以一次来上三个,吃到打饱嗝了才会停下。光饼夹肉要反复上锅蒸几次之后才是最好吃的,二十岁那会正天天喊着减肥,但是只要回家爷爷给我做了光饼夹肉,我总是半夜起来蒸上几块偷偷吃,边吃边估摸着明天多走几步路减肥!                  

福州佛跳墙
                    这也是最代表福州特色的一道汤了                 

                 
                    佛跳墙的来源请看度娘给你科普:佛跳墙始于清道光年间,原是福州市聚春园菜馆郑春发所烹制。郑早年在清布政使周莲府中当厨师。有一次,福州官钱局请周莲到家中便宴,席间有一道菜是将鸡、鸭、羊肘、火腿等原料加工后,放在绍兴酒坛中,煨制而成的。周莲食后赞不决口。回家后,便要郑春发试做此菜,但口味不佳,周便带郑到官钱局求教。周回到衙门便精心研究,增加了山珍海味,结果香味更浓,风味更佳。1877年郑春发辞去了衙厨的职务,在东街口开设了聚春园菜馆,以海参、鱿鱼等十八种珍贵原料,加陈酒、姜、桂皮、茴香等料,放在陶制瓦罐中煨制成菜,风味鲜美绝伦。前往品尝的人越来越多。当时有一批秀才也慕名到聚春园品尝此菜。当此菜搬上餐席,打开坛盖时,顿时异香扑鼻,大家争着试味,觉得滋味异常鲜美。秀才们当场赋诗,其中有句云:“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这道原名福寿全的菜就此改称“佛跳墙”。

自家里也会做简易版佛跳墙,我妈基本就是什么贵加什么,鲍鱼人参干贝猪肚,一股脑门全都加进去,炖上几个小时,浓郁的汤汁喝上一口非常鲜美。福州的宴席都会有这道菜,老家的习俗是,宴席上到佛跳墙说明新娘马上就要来敬酒了,赶紧来口热汤压压肚子。                 

花生汤和芋泥
                    花生汤和芋泥。花生汤用的是去皮花生熬制而成,汤喝起来有股花生的香味,花生入口即化。小时候不爱吃饭就想喝花生汤,我妈总会用高压锅压上一大锅放在冰箱里,想喝了就拿出来当做甜汤一样喝着。小时候真是无忧无虑的,只要喝上一碗妈妈煮的花生汤就会让我开心好久。
芋泥用的是槟榔屿做成的,总之就是蒸的稀烂,里面加上糖,反复蒸,蒸到芋头入口即化的时候就可以了。这个家里基本上很少做,奶奶做过几次觉得太费事了。最经常能吃到的还是在福州宴席上。                 

                 
鼎边糊
                    鼎边糊,又称锅边糊,我的早餐标配之一。这个也只有在福州可以吃到,一定要试试!                 

                 
                    小的时候奶奶也经常做锅边糊,做好之后不但自家吃,还会装上一大锅叫我端给邻居们也尝尝鲜。
还是照常分工那样我和爷爷磨米浆,奶奶负责制作。磨好的米浆放在大盆里,奶奶负者调好味道,米浆里加上鱼露味道极好的。在家里的柴火锅里先熬好蚬子汤,再放上一些芹菜、葱、虾皮、香菇。我喜欢吃虾,奶奶还会买好多大虾剥好放进去。爷爷负者生火,家里的柴火灶烧的很旺,不一会儿蚬子汤就沸腾了。奶奶先是在锅的边沿抹上一层茶油防止米浆糊锅,然后在快速用小碗佤上一碗米浆迅速的沿着锅边一圈浇过去。米浆在锅边烫成干皮后用锅铲刮到用熬好的汤里蚬子,盖上锅带再煮沸腾就可出锅了。由于用的是蚬子熬的汤,锅边糊味道非常鲜美。米浆摊在锅边后变成片状,一口一大片滑溜溜的                 

                 
水煎包
                    和生煎包不同的是包子包好后放在锅里,再倒上特制的汤汁,随着锅的温度慢慢把包子煎熟。水煎包里不但有馅的味道,还有汤汁的鲜味,咬上一口,里面的汤会顺着流出来,小心烫嘴哦~                 

                 
                    热气腾腾快出锅了~                 

                 
肉燕
                    我最爱的小吃之一,家里冰箱最常见的宵夜之一。肉燕和馄饨不是同一个东西噢!我认为肉燕和混沌之间隔了一百个扁肉。
肉燕用猪后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番薯粉,通过不断的手工敲打制作而成。光是打肉燕皮就非常耗费时间。奶奶说肉燕好不好吃就要看肉皮打的筋不筋道。肉燕圆头散尾,形同飞燕,入眼如润玉翡翠,入口则滑嫩清脆,其口感和形状均不同于馄饨。因此,在福州有"同利肉燕,百吃不厌“的说法。肉燕不但好吃,而且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燕子意味着家业兴旺团圆,逢年过节家里一定都会吃肉燕。福州的宴席的最后一道菜都会因此,福州又有"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之说。                 

                 
同利肉燕
                    同利肉燕的创办人陈官燃1876年在澳门路租了半间铺面做肉燕生意,因店近三坊七巷,光顾者中不乏文化人。其中有人给其取名“同利”。海军宿将萨镇冰曾为该店题写“同德利后”制成牌匾,此匾在“文革”丢失。1996年,同利肉燕获“中华名小吃”奖并一直营业至今。同利肉燕还上过天天向上,还记得那期节目中现场师傅示范怎么打制肉燕皮,包肉燕,大半夜看的我口水直流,直到我起床煮了一大碗肉燕吃下才美美的睡去。                 


同利肉燕老铺(澳门路店)

同利肉燕老铺是福州无人不知的小吃店。肉燕是福州非常特色的传统小吃,主要是猪肉制成。这家老铺的肉燕是手工制作,有时候还有看到店家制作肉燕的表演,一锤一打,都扎扎实实。这里的肉燕又鲜又Q,嚼劲十足,觉得不过瘾还可以买干的燕皮带回家。



后街捞化
                    后街捞化,熟悉的味道,海鲜都很新鲜,价格也很公道,一份才18.                 

                 
                 

后街捞化(衣锦坊店)


土笋冻
                    主要是厦门闽南地区的美食,但是在三坊七巷也可以买的到。
据传,土笋冻的开山鼻祖是我们的民族英雄闽南人郑成功。郑成功奉命攻打台湾时粮食紧缺,但这位老大为了显示自己治军威严就不接受老百姓的资助,只好每天就叫士兵去海滩上挖“土笋”,这种土笋就是当地人口中俗称的沙虫。郑成功开始是将其熬汤喝下,偶然的一次他叫士兵直接冷冻着给他,没想到味道比土笋汤还要好,于是误打误撞,土笋冻就这么被发明了。                 

                 
                    沙虫这家伙长得就像蚯蚓一样的软体动物,学名叫可口革囊星虫,闽南叫沙虫。做成土笋冻后非常Q弹,味道很赞,还是高蛋白食物,下的去嘴的小伙伴可以多吃点。每次我吃土笋冻只敢生吞不敢咀嚼,我不能接受一切类似蚯蚓的东西碰到我的牙齿。虽然很害怕,但是还是没法抵挡土笋冻的美味,吃货总是无敌的!
或许你们对这土笋非常好奇,自己动手问度娘,本想po一张它的证件照,但是我怕!                  

                 
                    白色的就是“土笋”啦。                 

福鼎肉片
                    街上小摊小贩都在卖,到了福州一定要尝尝。瘦肉搅碎像虾滑那样入锅煮熟,口感非常Q。                 

                 
台湾芒果
                    一个有一斤多重。最奢侈的吃芒果的方法就是:削皮去核,把果肉刮下来大口大口的吃。我对芒果的抵抗力为零,感觉一次可以吃一吨。                 

                 
                 
胖旺蟹肉煲
                    三坊七巷还有一家即实惠又好吃的店叫做胖旺蟹肉煲,里面的蟹肉煲真是非常推荐,到了三坊七巷不妨去试试。蟹肉煲里面有蟹,鸡爪,大虾,年糕,土豆,豆腐。                 

                 
                    蟹非常新鲜,土豆很糯,鸡爪入口即化,年糕是芝士夹心的,咬一口芝士就会喷出来。哎,不说了,我饿,总之一句话:非常好吃就是了。







欢迎光临 (http://zasq.com/~zazww/)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