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专访北大医院丁洁 | 不罕见的罕见病:更多孩子本可尽早确诊

[复制链接]

 成长值: 24410

绿铜v3_04绿银v3_04灰金v1_05紫铜v1_05绿金v1_01紫铜v3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4-4 1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 / 吴施楠 编 / 袁月
【搜狐健康】王先生一家三口从安徽赶到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北大医院)。在医院的多功能厅,和他一家一同赶来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个家庭。是的,他们来到北京的目的只有一个,为孩子治病。不过这次来北京,他们还参加了第七届中国Alport综合征家长联谊会。
王先生的孩子是Alport综合征患者,今年已经12岁了。据王先生介绍,6年前,他无意间发现自家小孩的小便和常人不同,尿中带血。得知这一情况,王先生带着孩子在安徽当地辗转求医无果后,来到北大医院,找到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原副院长、儿科教授丁洁。
6年来,王先生带着孩子往返安徽和北京不下20次,孩子的病情也得到了控制。那么,让王先生一家辗转求医的Alport综合征,到底是一种什么病?
不罕见的罕见病
Alport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病,又叫遗传性进行性肾炎,临床特点是血尿、蛋白尿及进行性肾衰竭。由于部分患者可合并感音神经性耳聋等肾外症状,学界曾经将其称作眼耳肾综合征。
1875年,英国医生Dickinson首次报道在一个家族中三代人患血尿症。随后20多年的时间里,两位英国的医生分别发现了血尿家系。直到1927年,南非医生Alport在研究同一家族后代时发现,除了血尿外,患者还常有听力障碍,且男性较女性更严重,从而确立本病诊断。
1961年,该病被正式命名为Alport综合征,以纪念Alport医生所作出的贡献。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Alport综合征的突变基因及遗传方式已经被确定。但由于遗传方式不同,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出现肾衰竭的年龄都会有较大差别。
今年是丁洁第7次组织中国Alport综合征家长联谊会。无论是作为一名医生,还是全国政协委员,丁洁时刻都在为罕见病发声。每每谈到Alport综合征,她总是止不住激动之情,更忘不了当初来北京找她看病的一个家庭。
(图为丁洁教授在家长联谊会上讲话)
十多年前,一对夫妻从外地来到北大医院,为他们的孩子治病。当时来就诊的男孩大概6、7岁,有血尿表现。凭借多年经验以及一系列检查结果,丁洁做出了诊断—Alport综合征。
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这对夫妻还有一个20岁出头的大儿子,也是不明原因血尿,最终发展为肾衰。为了让大儿子活下去,父亲早已把一个肾捐给了他。
面对二儿子很可能也需要换肾才能活下来的现实,这位父亲彻底崩溃了。一位身材健硕的北方大汉,就这样趴在诊室的桌子上大哭不止,嘴里不停的说:“我再也没有肾能给老二用了!”
多年来,丁洁一直忘不掉这位父亲大哭的场景。后来的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孩子的母亲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如果大儿子能够尽早确诊,二儿子很可能有机会避免患病,但现在来不及了。”丁洁感慨的说。
正是这种无奈,一直推动着丁洁致力于Alport综合征的研究。从2012年开始,每年一届的家长联谊会,更是雷打不动。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Alport综合征,为改善Alport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从不同角度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际上,Alport综合征并不是罕见到全世界只有几百例。虽然至今还没有基于人口学的流行病学资料,但有部分资料显示,在持续性血尿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中,Alport综合征较常见,占11%—27%。一项针对美国局部地区的研究数据还指出,该病发病率在1/9000。
因此,有血尿表现的儿童,尤其是有类似家族史的,家长需要留个心眼儿。遗憾的是,即便确诊Alport综合征也还没有根治的方法。早期治疗只能依靠改变生活习惯及药物治疗。一旦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那就只能接受透析或肾移植。
早期用药肾脏多“活”10年
尽早确诊是Alport综合征患者延长生存期的希望,也有利于患者及家族成员得到针对性的干预和治疗,最大程度帮助患者和家庭减轻痛苦和负担。不过,像王先生一家在当地无法确诊,最终来到北京的家庭不在少数。“在当地也看了,但医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最后还是推荐我们到北京来了。”参加今年家长联谊会的多数家庭都有这样的经历。
究其原因,是全国不同地区对罕见病的认识以及诊疗能力存在差异。“能够诊治罕见病的医生比罕见病病人还罕见”是业内共识。
(家长联谊会当天,北大医院开展义诊活动,为Alport综合征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图为医生在给患儿抽血)
以戈谢病为例,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约130位患者中,约40%的患者平均确诊时间在1-5年,60%曾被误诊过,确诊医院最多的达7家以上。
这种确诊方式,也极大影响了Alport综合征的后续治疗,很多孩子硬生生的被拖成了终末期肾病。有研究显示,疾病早期用药患者和不用药患者相比,用药患者出现尿毒症的时间要比不用药患者出现尿毒症的时间晚十余年。
此外,Alport综合征患者往往伴随耳部和眼部等器官病变,治疗时需要眼科、耳鼻喉科等多个学科共同完成。在一些医院,这种科室间的相互配合可能并没有达到一定的默契。
好在国家层面已经意识到了罕见病诊疗现存的问题。丁洁表示,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全国各地的医院都在逐渐认识罕见病,并通过技术手段不断提高诊疗能力。以Alport综合征为例,在广泛征求国内相关儿科专家及部分肾内科专家意见的基础上,《Alport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专家推荐意见》于2018年3月在《中华肾脏病杂志》上发表,对进一步提高和规范Alport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一定作用。
除了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外,尽早确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Alport患者的费用负担。
据丁洁介绍,Alport综合征前期主要是药物治疗,包括首选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二线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儿童患者基本上每年的花费大约在1-3万元左右。与某些罕见病动辄每年上百万的治疗费用相比,Alport综合征让人们还留有一线希望。
而一旦拖延治疗,Alport综合征患者发展成尿毒症、肾衰竭,那就只能依靠透析和换肾来维持生命了。
在当天的联谊会上,北大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刘晓宇向在座的家长介绍了肾移植的程序和花费情况。搜狐健康了解到,晚期Alport综合征患者可以进行亲体肾移植和异体肾移植。前者花费大约在13万左右,后者花费30—50万不等,还不包括后期药物的费用。由于我国器官捐献数量严重不足,想找到合适的肾脏,也是一大难题。
新药研发“路漫漫”
找到有效治疗Alport综合征的新药成为国内外科学家多年来共同的目标。只不过这条寻找新药的道路却是既漫长又困难的。现如今Alport综合征的治疗目的,仍然是减少蛋白尿,控制疾病进展。
连续几年,丁洁在Alport患儿家长联谊会上都会详细的讲解新药研发的流程和临床试验的步骤以及药物研发的困难、误区等。
“讲了好几年,但我还是要讲。一是要让家长们知道为什么没有药能治好孩子的病,二是给孩子和家长希望,也许未来有那么一天,这个病真的有药能治。”丁洁说。
的确,希望是存在的。据丁洁介绍,目前已经有多种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包括Regulus Therapeutics研发的药物RG-012以及Reata Pharmaceuticals研发的药物Bardoxolone methyl。
RG-012是一种注射用针剂,已经进行了Ⅱ期临床试验和多次递增剂量研究。在丁洁等专家的努力下,该药物已经决定在全球范围进行Ⅲ期临床试验,未来,部分中国患者有望入组,甚至获得终身免费用药的机会。
Bardoxolone methyl是一种片剂,起初并不是针对肾病研发的,但是却发现它在延缓肾病进展,推迟肾功能衰竭上有良好的效果,于是开始研究是否对Alport患者有效。据了解,该药已经于2017年初开始Ⅱ期临床试验。
一些在其他疾病中取得一定进展的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也被认为是未来Alport综合征的治疗措施,但应用于临床尚不成熟。
(家长联谊会上,医生、家长和孩子们在白板上写下对未来的期待)
实际上,面对Alport综合征,我们已经取得了成绩。过去,它的病程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现在,它已经是可治疗的疾病。还缺少的就是将“总是导致肾衰竭”中的“总是”两个字抹掉。
“在Alport综合征的救治路上,我永不放弃。”丁洁说。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19 19:57 , Processed in 1.193622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