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我反抗:一部独特的美国史》:揭露美国的肮脏历史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管理员 - 管理勋章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

 成长值: 3615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1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被好莱坞工场频繁涂脂抹粉的美国历史,在霍华德·津恩眼里却是一团糟。

如果你习惯了好莱坞式大片粉饰的美国历史,那么《我反抗:一部独特的美国史》一书要么可能给你带来不适,要么会给你以不可思议的震惊——这是一部揭露美国肮脏历史的凌厉著作。

作为犹太人的作者霍华德·津恩参加了二战,这一经历促成了他日后强烈的反战观点。或许因为“职业习惯”,所以他审视美国历史时带有强烈的批判性,被好莱坞工场频繁涂脂抹粉的美国历史,在他眼里却是一团糟——民众抗争现象绵延不绝。

民众抗争的起点被霍华德前移至哥伦布踏上美洲大陆那一刻——面对手无寸铁的印第安人,哥伦布并未想到与他们和平共处,而是用兵器揭开了美洲大陆种族灭绝的历史序幕。谈到美国的建国,离不开《独立宣言》。许多影视包括其他文艺作品反复演绎,不少演员甚至国民对此烂熟于心。然而,作为美国立国的“圣经”,该“宣言中没有包括印第安人、黑人奴隶以及妇女”,其结果是,这三大未被《独立宣言》“保护”的群体,在美国历史进程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众所周知,美洲大陆本来就是印第安人的家园。然而,美国建国后,印第安人依然未能逃脱被驱赶杀戮的命运。包括那些为美国国民尊崇的一些建国者,对印第安人亦“同仇敌忾”,欲除之而后快。在向印第安人输送病毒实施种族灭绝失败后,白人先后发动上千次针对印第安人的大小战争,用现代化的兵器去屠杀印第安人。他们逼迫印第安人离开自己的家园。仅1828年,“美国政府把7万印第安人从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故土上赶走”。1831年,乔克托人被迫西迁,结果“几千名印第安人因为寒冷、饥饿和疾病而死”;1838年,1.7万名切诺基人被赶上“眼泪之路”,“4000名困在围栏里或行进在蛮荒的迁徙途中的切诺基人死于饥渴、疾病”……美国最新公布的印第安人口为250万,而在美国建国初,印第安人人口约8000万。

黑人在美洲的初次出现,身上带着厚重的奴隶枷锁。总统林肯虽然最终废除了奴隶制,但他在一封信中却这样袒露心声:“我在这场战斗中的重要目标是挽救联邦,而不是保留或消灭奴隶制度。如果无须解放奴隶就能挽救联邦,我就会这样做。而如果需要通过解放全体奴隶才能挽救联邦,我也只好这样。”不言而喻,废除奴隶制只是林肯作为挽救联邦的一种政治手段,并非出自于捍卫“人人生而平等”的《独立宣言》需要。

除了印第安人、黑人,该书还写到了妇女争夺社会权益的长期努力,写到了许多源自中下层社会的抗争,“19世纪90年代,每年有1000次罢工;到了1904年,已达到了4000次。”这些抗争促进了历史的发展,但并非所有抗争都能起到明显作用,美国的抗争历史充分表明,只有当人民的抗争规模和数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当局难堪重荷时,他们才可能被迫作出让步。印第安人虽然抗争了数百年,终因无法抗衡被置于种族灭绝边缘。作为美洲大陆的原住民,1924年后印第安人拥有了美国的公民身份和选举权,但人口数量大大削弱,显然不足以对白人社会构成威胁。

其实,不仅美国,世界上每个国家的历史都是一部抗争史,历史本来充满了各种抗争,哪怕过程有所曲折,但发展总体趋向于文明。各种抗争的最终目的在于争取权益,在付出巨大抗争代价的进程中,美国的社会机制也在逐步微调,最终放弃了许多流血、代价巨大的传统抗争模式,改而致力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博弈机制,这是血的结晶,也是文明进步的必然。

民众的抗争,本就是推动历史车轮不断前进的动力。表面看,美国许多机制的调整并非是对抗争的直接臣服。但是,印第安人、黑奴和妇女,包括大量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工人,他们如果不曾抗争,只是选择温顺服从,曾牢牢占据社会资源分配主导地位的利益集团怎愿舍弃唾手可得的肥硕利益?怎甘接受让传统被视为低等、劣等的群体与他们平起平坐的事实?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青铜会员 - 等级≥州判

沙发
发表于 2017-5-16 20:4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很正常,世界并不都是光明的,光与暗是一个事物的两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323389227 )

GMT+8, 2024-12-6 02:53 , Processed in 1.368021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